古代人一天吃几餐


古代人一天吃几餐

文章插图
【古代人一天吃几餐】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按太阳在顶空的位置标志时间,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个时刻称为“食时”,相当于现在上午九点左右 。《左传》鞌之战,齐侯说“余姑剪灭此朝食”,意思就是小看晋军不禁一打,天亮后交战,消灭了晋军还耽误不了“朝食” 。
第二顿饭叫哺食,又叫“飧”,一般是申时,即下午四点左右,宋玉《神女赋》“哺夕之后,精神恍惚” 。
所以你看《论语》记载,孔子的弟子宰予昼寝,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昼寝就是白天睡觉,参照古代朝食哺食的时间,早上九点吃了饭,睡个午觉,下午四点又吃饭,然后就休息,一天什么事都没干,所以孔子要大发雷霆了 。
后来由于农业技术和文化娱乐的发展,古人睡得晚了起得早了,白天活动时间长,以前两顿饭的钟点耽误工作,又不够补充能量,慢慢演变为一日三餐的习惯,而且午饭后小睡一下恢复精神,但是即便现在,在某些偏远山区和一些少数民族,仍然保存一日两餐的习惯 。

古代人一天吃几餐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