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盗汗的治疗方法


自汗盗汗的治疗方法

文章插图

自汗盗汗的治疗方法
1、自汗盗汗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肺卫不固证
【自汗盗汗的治疗方法】证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 。
治法:益气固表 。
用法:
加减: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 。
营卫不和证
证候:汗出恶风,肢体酸痛,头痛,时寒时热,或半身、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 。
治法:调和营卫 。
用法:
加减:汗出多者,酌加牡蛎、龙骨 。
2、宝宝盗汗的症状
2.1、宝宝脾虚积热导致的盗汗还伴有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消瘦、面色苍白或面色萎黄、头发稀疏缺少光泽、便秘、口气重、夜啼、免疫力差易患感冒等 。
2.2、宝宝阴虚内热导致的盗汗还伴有津液耗损、唇舌红干、手足心热、口干、饮水多但不解渴、粪便干燥等 。
2.3、宝宝患佝偻病导致的盗汗还伴有烦躁不安、夜啼、夜惊、方颅、囟门闭合迟缓、枕秃、出牙晚、行走迟缓、鸡胸等 。
2.4、宝宝患结核病导致的盗汗以夜间盗汗为主,还伴有午后低热的症状 。
3、宝宝盗汗的原因
3.1、喂养及护理不当:体质弱的宝宝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这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 。此外,给宝宝穿得过多或盖的被子过厚也会引起多汗 。为此宝宝晚间不宜过饱,穿衣盖被要适当 。
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除生活中导致高热的因素 。例如宝宝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肥胖,有益于宝宝的身心健康 。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
3.2、缺钙: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头部明显出汗 。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晃头部,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秃” 。需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 。如果在盗汗的同时还伴有枕秃、囟门闭合延迟、X形腿、串珠肋等现象,很可能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3岁以下宝宝较常见 。
盗汗的护理
1、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 。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
2、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
3、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
4、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 。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
盗汗的并发症
甲亢
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代谢率增高,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出现怕热、多汗,也有夜间盗汗者 。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多汗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汗腺分泌增加;其次,血糖代谢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 。
结核
盗汗是结核病中毒症状之一,是由于结核菌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 。
肿瘤
盗汗也是肿瘤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 。

自汗盗汗的治疗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