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医怎样解释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


2 中医怎样解释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

文章插图

2、阴虚胃热型
阴虚胃热,症状是口气热臭,哈出来的口气很臭,去口腔科也看了,说牙齿没有问题,但有口臭 。还有一个可能常伴有牙龈出血 。这个讲跟胃有关 , 不是跟口腔有关 。有人说糖尿病常见有口腔疾病 , 比如牙龈炎,但在中医里讲 , 还是跟胃有关系,要清胃热 , 胃热清了以后,牙龈出血就会消失 。
3、痰瘀互结型
这个痰瘀互结型可能常见于糖尿病并发症的病人,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 ,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最主要是跟痰有关,有人会说痰跟脾有什么关系?有这么一句话叫“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 我们能够看到的痰往往都是有形的痰,这里所讲的痰是无形之痰,能够确切看到的比如说舌苔 , 舌苔看上去偏于白腻的,这跟痰有关 。我们说了脾主运化,水湿不能被运化走,留在体内了,就形成了痰湿 。
痰跟湿是异名同源的物质 。比如糖尿病肾病出现的蛋白尿、浮肿,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脂肪代谢异常,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块形成,血管容易闭塞,这样就容易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皮肤病的瘙痒等,中医认为这是痰阻气滞,血行不畅引起的,我认为都与脾不升清,不能健运有关,因此治疗时,常用健脾益气,祛痰化瘀的方法治疗,常常取得满意的疗效 。糖尿病并发症未发生时,不会引起糖友的关注,但是一旦引起注意时 , 往往都比较严重了 。
三、中医推荐的滋养脾阴化瘀汤:
滋养脾阴化瘀汤
组成:黄精、怀山药、茯苓、白扁豆、丹参、益母草各15g , 葛根10g,薏苡仁、地骨皮各20g,炙大黄6g 。
【2 中医怎样解释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
功效:滋养脾阴,兼活血化瘀 。
方解:方中滋养脾阴药物,首推黄精,《本草便读》中日: “黄精,味甘如怡,性平质润为补养脾阴之正品 。”且脾性喜甘恶湿 , 配伍平补之品白扁豆、薏苡仁、怀山药、茯苓诸药既入脾经,能滋补脾阴,滋而不腻,补而不燥 , 又能健脾除湿 , 行而不滞 。脾以升为?。栽谧萄⒁醯耐奔婀松崞⑵绕渲匾?,伍用葛根起升津化液之功,促进营津上升,精气布散,鼓舞胃气上行而生阴液 。若兼有阴虚火旺证候,选加地骨皮 , 其药味甘淡微寒 , 既能滋养脾阴不足,又能清退虚火,但剂量宜大,一般不少于20g 。用活血化瘀药物炙大黄、丹参、益母草常有伤血之弊,甚可伤及脾阴 , 滋脾阴药又有碍化瘀之过,因此化瘀药与滋脾阴药配伍,化瘀而不伤脾阴,滋阴而不滞血 。
看了以上介绍的中医关于糖尿病典型症状的解释 , 你了解了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与症状表现了吗?糖尿病患者不妨尝试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 。

2 中医怎样解释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