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坏疽


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坏疽

文章插图
养生导读: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坏疽?糖尿病坏疽的治疗方法有多种,西医、中医都可以治疗 。西医以外伤治疗为主,中医以内部调理、外部清创为主 。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糖尿病坏疽的呢?下面介绍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坏疽,并推荐一些偏方,看看吧 。
1、寒凝血瘀 , 脉络阻滞证:
临床表现:肢端坏疽,颜色发黑 , 创面渗出物较少,肢体发凉怕冷,疼痛麻木,感觉迟钝 , 皮肤苍白,舌苔薄白,舌暗红,脉沉细弱 。
辨证分析:本病为寒凝血瘀 , 脉络阻滞,由于淤血痹阻脉络,肢端缺血,肢端坏疽,颜色紫暗,肢体发凉怕冷,疼痛麻木,感觉迟钝,皮肤苍白,舌苔薄白 , 舌暗红,脉沉细弱 。
中医认为此为寒凝血涩肌肤证,采用温经活血法,给予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肢端厥冷者加制附子9g,水蛭1g,红花9g,以温通血脉 。
2、湿热下注 , 瘀血内阻证:
临床表现:肢端坏疽,溃烂肉腐 , 颜色紫红,疮面渗出物较多,肢体肿胀,疼痛剧烈,皮肤发红,小便黄赤,舌暗红 , 苔黄腻,脉濡数 。
辨证分析:本证病机为湿热下注,瘀血内阻,由于湿热血瘀 , 脉络不通,局部失养,肢端坏疽,溃烂肉腐 , 颜色紫红,疮面渗出物较多 。湿热下注,故患者肢体肿胀,疼痛剧烈,皮肤发红,小便黄赤 , 舌暗红,苔黄腻,脉濡数 。
红肿者可加菊花15g,蚤休10g,地丁15g,以清热解毒;舌暗红、苔黄腻或燥者加黄连5g,以燥湿 。
3、热毒炽盛 , 阴伤血瘀证:
临床症状:肢端坏疽,肉腐糜烂,灼热肿痛 , 疮面有脓性渗出,明显紫黑,伴有高热,神昏 , 口渴多饮 。舌紫暗,苔黄燥,脉细数 。
辨证分析:本病机为热毒血瘀 , 淤血内阻,故肢端坏疽,疼痛剧烈,热盛内腐,故肉腐糜烂,热毒炽盛,故口渴多饮 。灼热肿痛,疮面有脓性渗出 。热盛阴伤,故舌紫暗,苔黄燥 , 脉细数 。
脓淡者去皂刺加当归15g,白芍15g,以养阴活血;口渴者加生地黄20g,玉竹20g,以滋阴止渴;舌紫暗有瘀斑者加桃仁10g,延胡索10g,枳壳10g等,以活血化瘀止痛 。
4、气阴两虚 , 精伤血瘀证:
临床表现:肢端溃烂,新肉不生,愈合迟缓,患者皮肤干燥,肌肉萎缩,或头晕 , 乏力,口干,目涩,舌暗淡,脉细弱或细涩 。
辨证分析:本证为坏疽后期 , 气阴两伤 , 精伤血瘀证,由于气阴两虚,淤血内阻,肢端溃烂 , 正气大衰 , 精血不足 , 故新血不生,新肉不长,愈合迟缓,皮肤干燥,肌肉萎缩 。气血两虚,吐头晕,乏力,口干,目涩 。正虚血瘀,气阴两伤,故舌暗淡,脉细弱或细涩 。
皮肤皲裂苍白者加当归10g,熟地黄10g,川芎5g,以养血补血 。
无论何种证型都存在一个共通的问题,血液的PH值降低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辩证的结果选择既能降糖、又能调节PH值偏低的药物 。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 。
5、推荐一款治疗糖尿病坏疽的验方:
坏疽康复汤(奚九一方)
组成:黄芪30g,黄精30g,山药30g , 天冬30g,麦冬30g,田基黄30g , 垂盆草30g,怀牛膝15g,重楼15g,甘草4g 。
【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坏疽】用法:每日1剂 , 水煎服 。
功效:益气养阴 , 清热利湿,解毒 。用于糖尿病坏疽 。
方解:糖尿病坏疽病机为气阴不足为本,湿热下注为标,湿邪外侵为之变,三者相合,而致本病 。以中药内服为主,配合中西药清创 。
加减:脓性分泌物多 , 气秽,加虎杖15g,连翘20g,蒲公英20g,地丁草20g,车前子30g;足部潮红灼热,加生地黄20g,牡丹皮15g,紫草30g,生石膏45~100g;肢体缺血明显(合并肢体动脉硬化症) , 加稀莶草30g,生牡蛎30g,海藻15g;创面干燥瘀黯,分泌物少,肉芽生长缓慢者,加熟地黄30g,枸杞子10g,山茱萸10g,何首乌15~30g;肢体疼痛,加用全蝎、蜈蚣、地龙、土鳖虫、僵蚕等分为末(可装入胶囊),每次6g,每日3次;肢体麻木 , 痉挛频作,加木瓜15g,白芍20g , 徐长卿20g 。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糖尿病坏疽的方法,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表现对症治疗 。

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坏疽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