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之小寒的传统习俗

1、冰戏 。
我国北方各?。硕筇炱冉虾?。有时候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 。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 。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 , 古代称为冰戏 。
2、腊祭 。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 。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 。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 。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 。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 。
3、吃腊八粥 。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 。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 , 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
4、吃黄芽菜 。
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 。黄芽菜是天津特产 , 用白菜芽制作而成 。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 , 以粪肥覆盖 , 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 , 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
【24节气之小寒的传统习俗】5、吃糯米饭 。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 。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 。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 , 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
6、准备年货 。
小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所以小寒到了,也就意味着距离我们的春节不远了 。因此 , 小寒的时候很多地方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等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

24节气之小寒的传统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