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怎么煎煮


中药怎么煎煮

文章插图

中药怎么煎煮
1、中药怎么煎煮
用水: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 。
火候: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 。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
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
复煎:一服中药在煎煮两遍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 。但滋补类中药,可以煎煮3遍 。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煎煮3遍 。
2、中药的服用方法
2.1、温服:一般药物均宜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儿,待其不冷不热时服 。如平和补益药物 。
2.2.热服:凡伤风感冒的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如此,以利于祛寒活血 。
2.3、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 。一般是指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 。
2.4、顿服:是指药性峻烈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 。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血药等 。
2.5、频服:凡咽喉病者、呕吐病者,宜采用频服的方法,缓缓服下,能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较快见效 。
【中药怎么煎煮】3、中药的分类
3.1、按药用部位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对中药商品的鉴定、经营管理和贸易,一般归纳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3大类 。
3.2、按药材基源自然属性或分类系统分类
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对药材的品种鉴定,也利于根据植物、动物的亲缘关系去开发和研制新药 。如《神农本草经集注》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等7类 。《本草纲目》则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等16部,以部为纲,部下又分60类 。
3.3、按药材的性味和功效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用药 。如分为辛味药、酸味药,或寒性药、热性药,或解表药、清热药等等 。或按中药的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 。
3.4、按药材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
动、植物药可分为生物碱类、苷类、蛋白质类等等 。矿物药可按所含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的种类来分类 。

补益中药的养生保健功效
1、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如灵芝属补益药,能增加人体内白细胞的数量,加强巨噬细胞的活力;黄芪能够增加人体内外周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巨噬细胞的活力;人参、甘草等能使人体内外周白细胞的数量增多;党参、白术等能使人体内巨噬细胞的活力加强 。这些都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效抵御疾病的入侵 。
2、抵抗自由基对身体的毒害
如人参、黄芪、当归、何首乌、肉苁蓉、女贞子等中药,能够有效清除人体内存在的一些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的自由基,从而延缓人体的老化,并降低和防止疾病的发生 。
3、延缓人体衰老
比如人参、黄芪、枸杞、何首乌等中药,能使人体细胞的寿命延长,从而延缓衰老的发生 。
4、加强人体内分泌的调节作用
有些补益中药,如人参,不仅能促进胰岛紊的分泌,提高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还能增加人脑下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冬虫夏草能够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加强;温补肾阳的中药能够有效提高肾上腺皮质的兴奋性 。
中药的服药时间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 。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 。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 。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 。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
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
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 。用于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 。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 。

中药怎么煎煮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