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下床活动好吗


坐月子下床活动好吗

文章插图

坐月子下床活动好吗
1、坐月子下床活动好吗
新妈妈往往经历了艰苦的产程后,身体非常疲惫、而且抵抗力变弱,产妇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尽快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 。民间有种说法,认为“坐月子”要整天卧床休息,否则会落下“月子病” 。
其实,新妈妈产后身体气血不足,各种器官需要回复原位,同时子宫要排除恶露,因此,产后需要有适当的活动 。“动则生阳、久卧伤气”,活动能使人的气血流通,使五脏六腑功能旺盛 。卧床过久,会导致倦怠乏力,不利于瘀血的排出 。如果瘀血长期停滞在子宫内,后出现恶露不下、恶露过多、或产后腹痛,严重的还会引起腹中包块 。
另外,产后长时间的卧床,还是导致产妇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之一 。所以医生嘱咐产妇要及时下床活动,它不仅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子宫的复旧,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生理功能 。
产妇若不及时活动,不仅不利于产后的会阴部的清洁卫生,还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 。所以,早点下床活动真的很重要 。
2、生产后多久能下床活动
顺产的产妇在产后的6-12小时,可以起床稍微活动,包括坐在床边、扶着床边走,24小时后就可以下床活动 。会阴侧切的产妇可以稍晚一些下床活动 。剖宫产的产妇一般第一个24小时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第二天可以在床上活动或扶着床边走,第三、四天可以下床,以后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拆线后可以做产后操、仰卧起坐、缩肛运动等 。
3、坐月子下床活动要注意什么
分娩对产妇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消耗,产妇产后较长时间的卧床,机体也不适应直立状态,所以突然起床下地时常有晕厥现象 。因此,产妇在下地前,一定要先在床上坐几分钟,感觉没有什么不适时再下地活动,使机体有一个适应过程 。一旦发生晕厥,也不要惊慌,将产妇立即抬到床上平卧一会儿就会恢复,不需要特别处理 。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新妈妈都能够马上下床活动的,例如有些新妈妈产后身体虚弱,有头晕、乏力的这样的症状的时候,需要多卧床休息,起床活动的时间也需要严格控制,不要超过半小时,等体力逐渐恢复就可以将时间稍稍拉长些,时间还是以1小时至2小时为限,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导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关节的疼痛 。在恶露排净之前,最好卧床休息,尤其是前半个月 。
坐月子可以做哪些运动
1、腹式呼吸运动
可以从产后第一天开始做 。平躺,闭口,用鼻深呼吸使腹部凸起后,再慢慢吐气并松弛腹部肌肉,重复5~10次 。
2、头颈部运动
可以于产后第二天开始做 。平躺,头抬起试着用下巴靠近胸部,保持身体其他各部位不动,再慢慢回原位,重复10次 。
3、会阴收缩运动
可以从产后第一天开始做 。仰卧或侧卧吸气紧缩阴道周围及肛门口肌肉,闭气,持续1~3秒在慢慢放松吐气,重复5次 。
4、胸部运动
可以从产后第3天开始做 。平躺,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将两手向前直举,双臂向左右伸直平放,然后上举至两手掌相遇,将双臂向后伸直平放,再回前胸后复原,重复5~10次 。
5、腿部运动
可从产后第5天开始做 。平躺,抬右腿使腿与身体成直角,然后慢慢将腿放下,左右交替,同样动作重复5~10次 。
6、臀部运动
可从产后第7天开始做 。平躺,将左腿弯举至脚踝,触及臀部,大腿靠近腹部,然后伸直、放下,左右交替,同样动作重复5~10次 。
产后子宫如何快速恢复
1、不要憋尿
新妈妈在生产后,会因为膀胱受压、黏膜充血、肌肉张力降低、会阴伤口疼痛等问题,加上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更容易发生尿潴留,使膀胱撑大,妨碍子宫收缩,所以在产后第一件事情其实就是要及时的排尿 。
2、给子宫部位做个按摩
在生产完后,当新妈妈的体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后,一般在第二天就要进行子宫按摩,把手放在肚脐周围,做顺时针环形按摩,以此帮助、促进子宫收缩 。
3、按摩乳房、刺激乳头
分娩后,产妇要第一时间让宝宝吸吮母乳,这样不仅有利于母乳的分娩,同时还能刺激子宫收缩,子宫收缩的生理原理是当乳头受到刺激后,也会让人体产生子宫收缩素,所以不管使用怎样的物理方式来刺激乳房都是可以让子宫收缩的 。
4、避免腹部劳累用力
产后的产妇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太过于操劳,注意腹部的保暖,可以进行一些产后运动,例如进行腹式深呼吸,以及在产后一周躺在硬床上进行抬腿、提臀,或膝胸卧式运动,能使子宫和下腹有效收缩和复原 。
6、早做提肛运动
【坐月子下床活动好吗】提肛运动主要就是收缩肛门,每次提肛以后要憋住20-30秒,然后放松,每组3-5次,这样强有力的“肌肉收缩”动作,能让原本撑大的子宫慢慢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

坐月子下床活动好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