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止疼处方


中药止疼处方

文章插图

中药止疼处方
1、中药癌痛止疼处方
三七元胡大蒜糊:三七粉10克,元胡粉10克,紫皮大蒜50克 。
先将三七、元胡分别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研成细末后,充分拌和均匀,备用;上述二味,亦可从中药店购买,混匀使用 。将紫皮大蒜剥去外膜,洗净,切碎,剁成大蒜茸糊,盛入碗中,拌入三七、元原细末,视需要可酌加温开水适量,搅拌成糊状,即成 。早晚2次分服 。活血行气,抗癌止痛 。
土茯苓郁金蜜饮:土茯苓60克,郁金30克,蜂蜜30克 。
先将土茯苓、郁金分别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切成片,同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浓煎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收取滤汁放入容器,温热时调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 。早晚2次分服 。行气活血,抗癌止痛 。
【中药止疼处方】蜈蚣全蝎乳没粉:炙蜈蚣10克,全蝎10克,乳香15克,没药150克 。
先将炙蜈蚣、全蝎、乳香、没药分别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炙蜈蚣、全蝎切碎,乳香、没药敲碎,共研成细末,分成9包,瓶装,防潮,备用 。每日3次,每次1包,温开水送服 。解毒散结,活血止痛 。
2、中药透皮止疼处方
鼠妇内服方 :鼠妇又名鼠姑、湿生虫 。《本草纲目》中认为,鼠妇甘、平,无毒,可治疗牙痛、闭经、血瘕诸痛 。用法:可将干燥鼠妇研成细末,每次用温开水冲服3克,每日服3次 。或取干燥鼠妇60克,加水适量煎煮两次,共取汁240毫升 。每次服60毫升,每日服4次 。服药期间患者应忌吃酸辣食物 。
阿雄膏外敷 :取阿魏、皮硝各60克,雄黄、马钱子各30克,麝香3克,葱白适量 。先将前4味药研成细末,与葱白一起捣如泥状 。然后将麝香涂于肝区疼痛明显处,再敷上药泥,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周换药一次 。
穴位敷贴法 :取山柰、乳香、没药、大黄、姜黄、栀子、白芷、黄芩各20克,小茴香、公丁香、赤芍、木香、黄柏各15克,蓖麻仁20粒,鸡蛋清或蜂蜜适量 。将前14味药共研细末,与鸡蛋清或蜂蜜混合后调成糊状,外敷于期门穴(位于乳头下方的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上 。痛剧者每6小时换药一次,痛轻者每12小时换药一次 。

3、中药止疼酒处方
处方:川乌、草乌、良姜、细辛、白芷各3克;白酒60克 。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 。治风火、肾虚或痰热、瘀血所引起的牙疼 。
用法用量:将药与酒共置酒壶内,稍浸片刻,煨热,用酒含漱,连用二三次即可 。
什么时候喝中药最好
服药与吃饭的相对时间对药效影响明显 。根据我国大多数人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可将基本用药时间划分几种情况:饭前服是指药品安排在进餐前30~60分钟服用 。目的是使药物较快进入肠道,有利于肠道吸收,减少食物对其生物利用度的不良影响,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
饭后服则要将药品安排在进餐后30分钟左右服药,主要是为了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此外,餐中服药是指进餐过程中服药,药服完后继续用餐,目的是借助于食物中的油类促进药物吸收或利用药物阻止食物中糖分的吸收,加速血糖转化 。
而“空腹服”则是指在8~10小时内没有进食的情况,通常指晚上入睡后至清晨起床这个时间段内没有进食情况下服用,目的是避免食物的干扰,让药物迅速地进入小肠发挥效力 。

中药饮食禁忌
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如果在吃中药期间食用的话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并且引起出血症状 。
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服温中类药治疗“寒证”时,应禁食生冷食物 。在古代文献中亦有大量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鱼忌苋菜;鸡肉忌黄鳝;蜂蜜反生葱;天门冬忌鲤鱼;荆芥忌鱼、蟹、河豚、驴肉;白术忌大蒜、桃、李等 。这说明服用某些药物时,不可吃某些食物 。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疗效就不满意或起相反作用 。

中药止疼处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