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文章插图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1、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1.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新生儿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黄疸颜色多呈近金黄色,出现的位置可遍布全身,手掌和足底较为明显 。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 。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会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
1.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法:
光疗:是安全而疗效显着的方法,可给予24-48小时,必要时重复照射 。注意光疗时患病的宝宝应裸体,但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及生殖器 。
激素疗法:激素疗法可增加肝酶活力,促进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结合,并阻止抗原抗体反应,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也可以口服 。
输血浆或白蛋白:血浆蛋白可与间接胆红素结合(1g白蛋白可结合15mg胆红素),因而可减少间接胆红素与脑细胞结合,这样可以降低核黄疸的发病率 。
苯巴比妥作为酶诱导剂可激活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加速间接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剂量5毫克/千克体重/天,口服 。
中药治疗:菌陈黄(黄连、黄苓、黄柏、栀子、菌陈、大黄)或菌陈蒿汤口服 。
2、新生儿黄疸是什么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约有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
3、新生儿黄疸对宝宝健康有什么影响
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黄疸是不用担心的 。但是,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太高(因为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控制黄疸,而且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伤害 。极少数发生黄疸的新生宝宝发展成一种叫做核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的疾病,这种病会导致宝宝耳聋,发育迟缓或出现一种脑性瘫痪 。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在医学上,常常把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值作为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毫克为正常 。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15mg/dl(毫克/100毫升) 。
一般在生理性黄疸会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你可以用肉眼看出宝宝皮肤有点黄,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 。在4—6天达到高峰最为明显,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2周 。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迟延迟到3—4周 。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这段时间,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L(5mg/dl),新生儿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新生儿黄疸怎么护理
1、了解黄疸厉害程度,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判断其发展速度 。一遍更好地控制治疗及护理 。
2、在新生儿患有黄疸期间,常常会出现吸吮无力的状况,妈妈在哺乳或者喂养时,要有耐心 。少量多次、间歇喂养,保证奶量充足摄入 。
3、要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的稳定,并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 。
4、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 。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一旦发现新生儿黄疸出现得早,黄染严重程度发展得快,皮肤黄染范围大,如扩展到四肢,甚至手心脚心,就意味着病情严重,如果延误治疗就会发生核黄疸,造成脑神经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 。要尽早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必要的换血治疗 。
5、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为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