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蛋白如何调理


儿童尿蛋白如何调理

文章插图

儿童尿蛋白如何调理
1、儿童尿蛋白如何调理
调理尿蛋白高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及其制品、虾皮、芝麻酱、海带、鱼类及绿色蔬菜等 。含镁丰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麦、大麦、肉类和动物内脏等 。含锌丰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麦、玉米粉、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茄子、扁豆、南瓜等 。
而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1、宜食清谈易消化食物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食物酒 。
1.2、患者应根据引起尿蛋白的肾病种类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尺度的蛋白质饮食 。
2、蛋白尿的发生与肾小球的滤过有关
肾小球基底膜(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当肾小球疾病时,由于抗原体反应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基底膜上,激活补体,而使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害,孔隙变大,此时不但白蛋白滤过增多,同时有大分子的球蛋白漏出 。
当滤出超过肾小管再吸收能力的限度时(3000mg/L),即产生肾小球蛋白尿 。仅白蛋白及小分子蛋白(分子量≤150000)漏出者称选择性蛋白尿,大分子球蛋白(分子量>150000)也漏出者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
3、蛋白尿的发生与肾小管对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少有关
肾小管对肾小管滤过的蛋白质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几乎可将滤液中的低分子蛋白全部重吸收 。当先天性酶代谢缺陷或后天性病变时,出现肾小管功能不全,对正常有肾小球滤过的低分子蛋白质不能重吸收,而产生肾小球性蛋白尿 。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儿童尿蛋白如何调理】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
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
一般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 。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 。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肾小球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
儿童蛋白尿的5大症状
儿童蛋白尿不是都是有病态的,如果是功能性儿童蛋白尿,孩子的蛋白尿是可以自行消失的,而病理性儿童蛋白尿就会持续,甚至是会有肾炎的危险 。儿童蛋白尿的症状:
1、在尿液中会有细小的气泡,并且久久回去消失 。
2、儿童在出现蛋白尿的时候会有关节疼痛的现象 。
3、很多的儿童会出现水肿的现象,这种现象最初是出现在眼睑部位,然后慢慢向全身蔓延 。
4、高血压和蛋白尿是一种恶性循环的现象,儿童出现蛋白尿的时候,往往也会有高血压的现象出现 。
5、如果说蛋白尿一直持续的话,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晚期会出现血尿、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甚至会成为尿毒症 。
我们知道,正常孩子的尿液是无色、淡黄色透明或琥珀色的 。如果孩子不但尿液浑浊,而且还伴有发热、腰痛、小便次数增多等现象,就有可能是蛋白尿,应去医院请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 。

儿童尿蛋白如何调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