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颈怎么回事


小儿斜颈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小儿斜颈怎么回事
1、小儿斜颈怎么回事
小儿先天性斜颈的直接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挛缩与变短 。但引起此肌纤维化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 。可能的因素有产伤、局部缺血、静脉闭塞、宫内姿势不良、遗传、生长停滞、感染性肌炎,或者多种因素混合造成 。
2、小儿先天性斜颈的症状
【小儿斜颈怎么回事】先天性斜颈的患儿头向病侧偏斜,下颏转向对侧 。本病在生后即可存在,但一般在生后2~3周出现 。触诊时在患侧胸锁乳突肌内可发现硬而无疼痛的梭形肿物,在2~4周内逐渐增大,然后开始退缩,在2~6个月内逐渐消失 。大部分病人不遗留斜颈 。少数病儿肌肉远段被纤维索条所代替,头部因挛缩肌肉的牵拉向患侧偏斜 。头与面部因不正常的位置可产生继发性畸形 。患侧面部长度变短,面部增宽;健侧面部明显肥大 。患侧眼外眦至口角间的距离比对侧变短 。
3、新生儿斜颈的类型
3.1、生理性斜颈
如果宝宝出生后3个月出现斜颈这种情况,往往都是生理性斜颈 。这是因为孩子抬头后颈部力量不够,头部相对较重导致 。这种情况不用治疗,到1岁左右通常会自然好转 。家长只要注意观察就好 。
3.2、病理性斜颈
3.2.1、肌性斜颈: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斜颈,颈部可见明显肿块 。对于这种情况,目前认为,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病变导致紧张痉挛所致 。
3.2.2、眼源性斜颈:出生时颈部没有肿块,到6个月时才出现斜颈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斜视所致,一般跟患儿定位看东西时才有表现,睡觉时又会恢复正常 。
3.2.3、骨性斜颈:骨性斜颈由颈椎畸形导致 。表现为宝宝出生后即出现斜颈,同时可伴发短颈等症状,也叫短颈综合征 。
小儿斜颈的治疗方法
1、手法按摩:可先在医院按摩,患者家长掌握手法操作要点后,自行在家按摩,既方便也易于坚持 。方法是用手指对挛缩的胸锁乳突肌进行柔和的捻散捋顺,边揉捻边,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动作轻柔 。轻度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可以逐渐得到舒展,头颈姿势恢复正常 。
2、沙袋固定:让婴儿仰卧床上,脸向患侧,枕部向健侧,用沙袋(或米袋)固定,保持头在以上体位 。
3、局部按摩:涂以滑石粉,用拇指或食指在肿块反复按摩,可活血、消肿、散结、解痉,促进肿块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
4、牵拉:持续将头牵向健侧,每日30~50次左右,可分次做 。做时把患儿平放于床上,父母用双手按住其头,将其下颌转向患侧肩部(即颈部包块处),转过去之后停顿1分钟左右,让肌肉处于拉长伸展状态,手法要轻柔,防止用暴力 。
5、体位疗法:亲人或者保姆要根据不同的病变位置,选择自己在喂奶和睡觉时的位置关系 。
小儿斜颈的按摩手法
1、按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或体表某些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向下或向内外压按 。小面积的按法也称点法 。
2、摩法 。用大拇指或手掌在伤处(多为软组织)或穴位上反复地予以摩擦 。
3、推法 。用手或手掌(主要是手拇指和小指的指腹部或掌根部等)向外用力推挤患者肌肉或用力进行直线式的按摩 。在背脊部位推也称为推脊法 。
4、拿法 。用一手或两手提拿患处的肌肉,加以压挤或提起肌肉后迅速放手等方法 。后者也称“弹筋” 。
5、揉法 。用拇指指腹或掌根部分,压按在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或掌指关节为主,做回旋状的揉动 。
6、掐法 。用拇指指甲掐在主治的穴位上,予以一定程度地压按 。
7、搓法 。用双手的掌面紧挟住四肢或腰背部,并带动皮肉做快速揉搓和上下反复的盘旋动作 。

小儿斜颈怎么回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