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文章插图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孩子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2、 手足口病的预防
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
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
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
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练 。
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
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
调理脾胃,及早治疗食积 。
3、预防手足口病处方:
黄芪15克、生薏仁10克、绿豆10克,先煮黄芪取其液,然后加入生薏仁、绿豆,煮粥食用 。
中药药枕:藿香、艾叶、白菊花各60克 。将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制成药枕使用 。
中药漱口法:金银花10克、荷叶5克 。加水煎药汁漱口 。
金银花12克、白菊花6克、板蓝根9克、竹叶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时健康的儿童 。
黄芪12克、防风6克、炒白术6克、蚤休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体弱易感者 。
中药饮片煎煮熏蒸法:藿香10克、艾叶10克、佩兰10克 。每30平方米面积场所内,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在敞开器皿中煎煮熏蒸30分钟 。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
一般症状表现: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
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
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
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
手足口病患儿饮食护理有哪些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如果在夏季得病,儿童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所以宜给患儿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
特别是在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会选择冰冷的食物,这会影响手足口病患者的肠胃健康,导致本来就没有什么食欲的患者更加吃不下东西,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
而辛辣的食物更是不要多吃,因为辛辣食物属热性,吃了很容易上火,手足口病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吃辛辣的食物会加重病情,所以辛辣食物不能吃 。
专家提醒: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 。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 。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预防 。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