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妊娠期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文章插图

妊娠期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1、妊娠期心脏病的症状
1.1、急性肺水肿
多见于重度二尖瓣狭窄,由于高血容量使肺动脉压增高所致 。患者突然气急,不能平卧,咳嗽,咯泡沫样痰或血,两肺散在哮鸣音或湿罗音 。

1.2、右心衰竭
常见于年龄较大、心脏扩大较显着、有心房颤动者,平时即有劳动力减退,或曾有心务衰竭史 。在先心病孕妇,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常导致右心衰竭;肺动脉瓣狭窄和法洛四联症,由于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也多表现为右心衰竭;主动脉瓣狭窄则可因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而表来左心衰竭 。
1.3、感染性心内膜炎
无论风心病或先心病,均可因菌血症而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如不及时控制,可促发心力衰竭而致死 。
1.4、缺氧及发绀
发绀型先心病病人,平时就有缺氧及发绀,妊娠期外周阻力低,发绀加重 。非发绀型、左至右分流的先心病孕妇,若因失血等原因而血压下降,可致暂时性逆向分流,即右至左分流,从而引起发绀及缺氧 。
1.5、栓塞
妊娠期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心脏病伴有的静脉压增高及静脉血液淤滞,易于并发栓塞症 。血栓可能来自盆腔,引起肺栓塞,使肺循环压力增高,从而激发肺水肿,或使左至右分流逆转为右至左分流 。
2、妊娠期心脏病是什么
妊娠合并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严重的产科严重的合并症,是中国孕产妇死亡的第3位原因,占非直接产科死因中的第一位 。由于妊娠,子宫增大,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分娩时子宫及全身骨骼肌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产后循环血量的增加,均易使有病变的心脏发生心力衰竭 。同时,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致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和胎儿窘迫 。临床上以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多见,尚有先天性、妊高征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等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以风湿性心脏病最多见,约占65%到80%,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20%到35%),为贫血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均较少 。此病应引起足够重视 。
3、妊娠期心脏病是什么原因
1、怀孕时血容量会有所增加,而且在妊娠32~34周达到高峰 。心排出量及每搏出量在孕早、中期即增加,心率增加,孕期由于子宫逐渐增大使膈肌上升、心脏移位 , 加大心脏负担 , 诱发病症 。

2、分娩期此期又增加了相当于强体力劳动的宫缩影响,能量消耗增加 , 更加重了心脏负担 。第一产程时,子宫收缩增加了周围血循环阻力和回心血量 。

第二产程时,除子宫收缩外,腹肌和骨骼肌都参加运动,使周围阻力更为加大,第三产程时,当胎儿娩出后子宫迅速缩小,腹压骤减,血液向内脏血管淤滞,回心血量急剧减少;或是产后强烈而持续的子宫收缩使大量血液从子宫血窦突然进入血循环中迅速回心 , 心脏迅速复位,均使功能欠佳的心脏难以适应 。
3、产褥期产后24~48小时,潴留在组织内的大量液体大部回到血循环中,又使血容量增加 , 再次加重心脏负担 。
妊娠期心脏病要注意什么
需正确进食高蛋白、低脂肪(尤其限制动物脂肪过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以减少水钠潴留,防止妊娠期体重增加,并嘱孕妇进食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多吃蔬菜及水果以防便秘和增加心脏负担 。妊娠合并心脏病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保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日间餐后有0.5~1h休息,夜间要有10h睡眠 。
如果是病情不严重的准妈妈们日常饮食中就要注意,不要吃一下的一些食物,包括食盐、酱油、味精、乌醋、蕃茄酱、泡菜、酱菜、豆腐乳、卤味、香肠、火腿、腊肉、罐头食物等等 。
怎样预防妊娠期心脏病
产程开始即应给抗生素,积极防治感染 。每日4次测体温,勤数脉搏和呼吸 。使产妇安静休息,可给少量镇静剂,间断吸氧,预防心衰和胎儿宫内窘迫 。
如无剖宫产指征,可经阴道分娩,但应尽量缩短产程 。可行会阴侧切术、产钳术等 。严密观察心功能情况 。因产程延长可加重心脏负担,故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以硬膜外麻醉为宜 。如发生心衰,须积极控制心衰后再行剖宫产术 。
胎儿娩出后腹部放置沙袋加压,防止腹压骤然降低发生心衰,并立即肌注吗啡0.01克或苯巴比妥钠0.2克 。如产后出血超过300毫升,肌注催产素10~20单位 。需输血输液时,应注意速度勿过快 。
【妊娠期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产褥期产妇应充分休息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及阴道出血情况 。警惕心衰及感染 。继用抗生素 。绝育术应予考虑 。

妊娠期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