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棒的功效与作用_丢了棒的药用价值


丢了棒的功效与作用_丢了棒的药用价值

文章插图
导读:中药丢了棒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丢了棒的功效与作用、丢了棒图片、丢了棒的药用价值、丢了棒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丢了棒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 , 不妨来关注一下 。

  • 丢了棒简介
  • 丢了棒图片
  • 丢了棒的功效与作用
  • 丢了棒的药用价值
  • 丢了棒的药用附方
  • 丢了棒药酒治疗跌打损伤
  • 丢了棒的副作用
丢了棒简介
丢了棒,中药名 。为大戟科白桐树属植物白桐树的根或叶 。秋季采,洗净晒干 。单叶互生,叶柄长5-14cm , 柄的顶端有2腺体;叶片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10-20cm,宽5-12cm,先端钝或短尾尖 , 基部圆或宽楔形,边缘不规则的齿缺;两面沿脉被柔毛,干后渐脱落 。气微 , 味辛,微苦 。
丢了棒图片

丢了棒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散瘀止痛 。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伤瘀痛 。
1、《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湿脚痛,酒顶,用叶七片擂酒服 。敷跌打,消肿痛 。其根浸酒更妙 。”
2、《本草求原》:“治一切风湿酒风 。”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法风除湿,散瘀止痛 。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伤瘀痛 , 脚气水肿 。”
丢了棒的药用价值
【药名】丢了棒
【别名】追风根、赶风债、赶风柴、刁了棒、大叶大青 。
【入药部位】为大戟科植物白桐树的根、叶 。
【性味】味辛、微苦,性平 。
【归经】归脾、肾经 。
【功效】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
【主治】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肿痛,脚气水肿 。叶外用治烧、烫伤,外伤出血 。
【用法用量】内服:9~18克,鲜品15~30克 。外用:适量 。
【炮制方法】洗净、哂干 。
【禁忌】孕妇忌服 。
丢了棒的药用附方
1、治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丢了棒、桑根白皮(锉)、马牙硝各一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三分,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 。上七味,粗捣筛 。每服三钱匕 , 水一盏,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服 。(《圣济总录》丢了棒汤)
2、治全身麻木:丢了棒、黑芝麻、紫苏各七钱 。煨水服 , 一日三次 。(《贵州草药》)
3、治半边风:丢了棒、荆芥各四钱,排风藤一两 。煨水服,一日三次 。(《贵州草药》)
4、治面神经麻痹:丢了棒二两 , 鲜何首乌藤四两 。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丢了棒药酒治疗跌打损伤
【药物组成】丢了棒皮2份、鹅不食草2份、山大颜1份、麻骨风1份、十八症1份、宽筋藤1份、水泽兰l份、枫香寄生l份、胡荽l份、钩藤l份、鸡血藤1份、短瓣石竹1份、毛老虎1份 。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风缓痛 。用于各种跌打损伤,骨折,扭伤,关节僵硬,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 风湿性心脏病,坐骨神经痛等 。对类风湿、肌肉风湿,骨结核、骨质增生,鹤膝风,腰腿痛,小儿麻痹,瘫痪等病,亦有—定疗效 。
【用法用量】外用、局部外擦及湿敷,如加热温敷效果较好 。内服:每次15—30ml,每日二三次,严重者可加至每次50ml 。
【制备方法】上药泡于50度或60度米酒中,以酒过药面为准 。泡七日以上即可使用(如热泡二日后即可使用) 。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因丢了棒、水泽兰、鸡血藤三味药有堕胎作用 。
【资料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丢了棒的副作用
丢了棒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叶有毒;误食后恶心、心中不适、全身无力、巩膜及皮肤微黄,严重者尿急,且茶褐色,并有腰痛、食欲消失、呕吐 。经检查为急性溶血性贫血 。心尖区有轻度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 肝脾轻度肿大,眼底视网膜出血,束壁试验阳性 。民间用其叶捣烂后热酒冲服或泡酒服可止痛 。
【丢了棒的功效与作用_丢了棒的药用价值】以上就是一些丢了棒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

丢了棒的功效与作用_丢了棒的药用价值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