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文章插图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1、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呢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即妈妈与胎儿之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 。
在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 。据研究,新生儿溶血症概率为:ABO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3%,Rh溶血病占14.6%,MN(少见血型)溶血病占0.1% 。

2、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病原因
2.1、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或婴儿)为A型或B型 。如母亲AB型或婴儿“O”型,则不发生ABO溶血病 。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40%-50%的ABO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分娩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其原因是:O型母亲在第一胎妊娠前,已受到自然界A型或B型物质(某些植物、寄生虫、伤寒疫苗等)的刺激,产生抗A或抗B抗体(IgG) 。
2.2、Rh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 。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 。
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这是因为自然界没有Rh血型物质,Rh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Rh抗原刺激产生 。既往输过Rh阳性血的Rh阴性母亲,其第一胎可发病 。极少数Rh阴性母亲虽未接触过Rh阳性血,但其带一台也发生Rh溶血病,这可能是由于Rh阴性孕妇的母亲为阳性,其母怀孕时已使孕妇致敏,故其第一胎发病 。
3、新生儿溶血症有什么症状
3.1、黄疸
红细胞破坏分解出来的胆红素呈黄色,它可以分布于人体全身,使机体组织的颜色变黄,由于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位于机体表面,发黄最为明显,也就是黄疸 。
3.2、贫血
由于红细胞破坏,患溶血症的宝宝都有轻重不等的贫血 。
3.3、肝脾肿大
重症溶血时,出现胎儿水肿并可有明显肝脾增大,这种症状多见于Rh溶血病 。
3.4、胆红素脑病
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损伤脑细胞,引起胆红素脑病,这是溶血病最严重的合并症 。一般发生在分娩后2~7天,表现为黄疸加重,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喂养困难、双眼凝视、惊厥等 。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或有运动功能障碍、智能落后等后遗症 。
3.5、发热
发热可能是小儿溶血后机体的一种反应,也可能是较严重胆红素脑病时 。热度也许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后者而发生的,说明病情已比较严重 。
新生儿溶血症有什么危害
溶血严重者出生时已有严重贫血,全身水肿,可发生心力衰竭,有的甚至为死胎 。小儿常在出生后第1天或第2天出现黄疸,迅速加重,黄疸出现越早,发展越快,病情越重 。
abo溶血病儿多为轻度贫血,rh溶血的小儿贫血严重,可导致心力衰竭 。大多数病儿除黄疸、轻度贫血外无其他表现,严重者有吃奶减少、嗜睡 。小儿还有肝、脾脏肿大 。如果溶血较重,血中胆红素浓度达到340μmol/l以上,可能发生核黄疸 。如果小儿黄疸出现早,很快加深,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血中胆红素高达340μmol/l以上时,就会发生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幸存的小儿留有脑性瘫痪和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 。
如何预防新生儿溶血症
1、提前分娩
Rh阴性孕妇既往有死胎、流产史,可取母亲的血做免疫学检查,如查出抗体阳性时应对孕妇逐月追踪检查抗体效价的变化,本次妊娠中Rh抗体效价由低升至1∶32或1∶64以上,测定羊水胆红素值增高,且羊水磷脂酰胆碱/鞘磷脂比值>2(提示胎肺已成熟)者,可考虑提前分娩,以减轻胎儿受累 。
2、反复血浆置换
对重症Rh溶血病孕妇产前监测血Rh抗体滴定不断增高者,可给予反复血浆置换治疗,以换出抗体 。减轻胎儿溶血 。
3、宫内输血
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肺尚未成熟者,可行宫内输血,直接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监护下注入脐血管 。
4、药物
自妊娠4个月起,可口服中药益母草、当归、白芍、广木香,每天一剂,直至分娩 。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妇可给中药如茵陈等预防 。
5、终止妊娠
应给孕妇做综合性治疗,以减少抗体产主,必要时应终止妊娠 。
6、出生后治疗
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h内,应尽早肌注抗RhDIgG300g,以避免被致敏;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300g效果更好 。
对Rh阴性妇女的流产者,产前出血、羊膜穿刺后或宫外孕输过Rh阳性血时,应肌注同样剂量 。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