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惊蛰日


什么是惊蛰日

文章插图
3月5日,迎来“惊蛰”节气 。而在这个节气的背后,它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是很丰富的,很多看似简单的习俗其实往往和当地的农业、民生有着很深的联系 。来看看什么是惊蛰日呢?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

【什么是惊蛰日】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 。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也将进入春耕季节 。
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 。“蛰”是藏的意思 。
这是一个富有动感的节气,时至惊蛰,万物复苏,也是农忙伊始的时节,农谚道:“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从古至今,惊蛰这个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比较重视的,因为它被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我们从很多古代诗句中也能看到惊蛰时期春耕忙碌的情景,如韦应物的《观田家》中头几句诗就描述得很详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
惊蛰吃梨是北方的民间习俗 。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 。春回大地,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所以梨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 。
除了吃梨,民间还有惊蛰吃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 。而经过演变,当初喂给白虎的鸡蛋,如今变成了人们自己吃蛋 。
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 。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

什么是惊蛰日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