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宫颈什么时候恢复


产妇宫颈什么时候恢复

文章插图

产妇宫颈什么时候恢复
产后子宫恢复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子宫体的复原、子宫颈的复原和子宫内膜的复原 。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的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 。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恶露 。子宫经由不断且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往,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 。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 。子宫可以说是母体在怀孕、分娩期间体内变化最大的器官 。它可以从原来的50克一直增长到妊娠足月时的1000克 。
1、子宫体的复原
在胎盘排出之后,子宫会立即收缩,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个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宫体,它的最高处和肚脐的水平同高 。以后子宫底的高度,会每天下降1-2厘米,大约在产后10-14天内,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 。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底了 。
2、子宫颈的复原
在分娩刚刚结束时,因子宫颈充血、水肿,会变得非常柔软,子宫颈壁也很薄,皱起来如同一个袖口,7天之后才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7-10天后子宫颈内口会关闭 。一直到产后4周左右,子宫颈才会恢复到正常大小 。
3、子宫内膜的复原
胎盘和胎膜与子宫壁分离,由母体排出以后,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会再长出一层新的子宫内膜 。产后10天左右,除了胎盘附着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宫腔会全部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 。刚刚分娩后,胎盘附着部分的子宫壁面积约手掌大,到产后2周左右,直径已经能缩小到3-4厘米,但产后6-8周才能完全愈合 。

产后如何恢复子宫
按摩子宫+中西药子宫收缩剂
子宫恢复靠收缩,但子宫收缩靠什么呢?靠自然机制:也就是生产发动之后,子宫就不断的收缩,排空了再排空,让子宫腔不会有空隙 。我们传统上教导产妇按摩子宫,使用子宫收缩剂,或是中医使用生化汤,都是辅助的角色 。其目的还是引导子宫不断的收缩,直到没有出血且子宫腔保持净空为止 。
子宫收缩不良会有大出血的危险
当子宫内尚有血块或是残留有胎盘时,子宫会先被血块填塞;然后,子宫平滑肌就会停止收缩,这时候就是所谓的子宫收缩不良,会有大量出血的危险(血崩) 。这种产后出血就是在产褥期最危险的事了,往日将生产视为到鬼门关走一趟,就是这原因 。幸而现在医疗条件都能妥善处理,与往日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如果你要想子宫很好地恢复,产妇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1、产后应及时排尿
产后要及时排尿,这样才能不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 。
2、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
产后6~8小时,产妇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身体生理功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 。
卧床休息时尽量采取左卧或右卧的姿势,避免仰卧,以防子宫后倾;如果子宫已经向后倾屈,应做膝胸卧位来纠正 。
【产妇宫颈什么时候恢复】3、产后应该哺乳
母乳喂养不仅非常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宝宝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子宫复原 。
4、注意阴部卫生
产后要注意阴部卫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进一步影响子宫的恢复 。
产后护理的禁忌
忌劳累
产妇生产后,可能造成会阴部撕裂伤,而最佳的复原方法就是两腿并拢多多休息 。现代医师在生产时也会先帮新妈妈剪开会阴,之后再进行缝合处理,所以现在的新妈妈也应该“坐月子”,虽然不代表完全躺在床上不动,但还是应该尽可能地休息,不要爬楼梯,不可过度劳累 。
忌多吃味精
为了婴儿不出现缺锌症,产妇应忌吃过量味精 。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无害的,而婴儿,特别是12周内的婴儿,如果哺乳期间的妈妈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食用过量味精,则不利 。因为味精内的谷氨酸钠就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 。过量的谷氨酸钠对婴儿,尤其是12周内的婴儿发育有严重影响,它能与婴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生成不能被机体吸收的谷氨酸,而锌却随尿排出,从而导致婴儿锌的缺乏,这样,婴儿不仅易出现味觉差、厌食,而且还可造成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 。
忌急于服用人参
急于用人参补身子是有害无益的 。而刚生完孩子的新妈妈,精力和体力消耗很大,十分需要卧床休息,如果此时服用人参,反而因兴奋难以安睡,影响精力的恢复 。
忌过多吃鸡蛋
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 。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产妇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 。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甚至容易引起胃病 。

产妇宫颈什么时候恢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