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吃清明饼,清明饼的来历


为什么要吃清明饼,清明饼的来历

文章插图
导读: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地区的人会吃一种叫清明饼的食物 。但是为什么要吃清明饼呢?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清明饼的来历吧 。
为什么要吃清明饼
清明饼是浙江,江苏等江南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是清明节的食俗 。清明饼也被称作清明团子、棉菜饼、清明果、青团子等 。在清明节前 , 温州城乡家家磨糯米粉做饼,馅以猪肉、笋丝之类,或者嵌以甜糖 , 俗称“清明饼” 。在山区,则采清明草作饼 。清明草,即绵菜 , 也叫“米菜”,学名叫“鼠曲草” 。有的人家 , 从田间采来绵菜、兰头、苎麻嫩脑等野菜或青草后,先炊熟晒干 , 磨细作为饼馅,和上米面或面粉制饼 , 两片香泡叶包裹,然后在饭锅中或蒸笼中蒸熟即成,俗称“蒿饼” 。在泰顺,先一日,以绵菜叶或蓬蒿和米粉,馅糖阿日馒头 , 谓之“蒸糍” 。绵菜,色青具有韧性,不但好吃,且贮藏得久,有暖胃作用 。清明日这天不举火,以冷食为果腹之物,这即古代为纪念介子推焚绵山取寒食之遗意 。
清明饼的来历
【为什么要吃清明饼,清明饼的来历】1、清明饼的来历一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 。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粗子 。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 。陈太平吃了团,觉得又糯且不粘牙 。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 。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 。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
2、清明饼的来历二
据说这种清明寒食的传统糕点,始创于宋代 , 当时俗称为“粉团”,到明清时期,征式盛行于江浙地区 。但民间制作时 , 倡导宜素不宜荤,排斥肥肉,以便从精神意念上与清明节挂钩 。至于拿什么植物来体现绿色,倒也不大讲究,倘若清明草欠缺的话,弄些蔬菜叶子鼓捣一下也未尝不可 。而从中医的角度讲,无论棉菜、艾草或雀麦草,几乎都具备药用功能 。尤其是艾草 , 其特殊的香味不仅可以驱蚊,更是古人悬挂于门的避邪之物 。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且被“本草纲目”所肯定 。

为什么要吃清明饼,清明饼的来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