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是如何来的


清明节扫墓是如何来的

文章插图
清明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都会有三天法定假期,因此称作清明节,让人们思念故人,祭祖扫墓 。那么清明节扫墓是如何来的呢?
清明节祭祀扫墓的习俗和丧葬礼俗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关系 。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即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扫墓祭祀,也就没有相关的记载 。后来“墓而且坟”,即埋葬之后在筑起坟丘,使祭祖扫墓的习俗有了依托 。到了秦汉时代,扫墓祭祖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 。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
清明节扫墓相传是为了纪念古人介子推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在流亡逃难中没有东西吃快饿死了,大臣介之推割了自己的肉给公子重耳煮了一锅汤,重耳这才死里逃生,后来重耳成为了君王,封赏的时候却忘了介之推,后来介之推隐退,重耳带人去请他出山,放火烧山的时候不慎将介之推烧死了 。
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重耳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后又改为清明节 。时间久了,就变成大家祭祖扫墓的日子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根据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这种传统来推断,清明节为了纪念介之推也是有可能的 。
在秦汉时代就开始慢慢扫墓很隆重,在扫墓当天就去整理坟头,烧纸钱,摆放贡品等,表示对已故之人哀悼之情 。所以从那以后到现在家家都会出门扫墓,纪念去世的人 。身在外地的人也会望乡摇拜,对自己家乡以及祖先的思念 。
【清明节扫墓是如何来的】
清明节是告慰思念故人的仪式,也是树高千尺叶落归根理念的传承,祭祖扫墓不仅是简单的仪式,而是生者对生命的感恩与敬畏,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
现在的人也开始多了一些活动,比如出门踏青、游山玩水,随着春光无限好,成为现在的春游最旺的节日 。

清明节扫墓是如何来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