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文章插图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1、加强盆底肌肉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由于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是患者的尿道括约肌不能控尿,支持膀胱的盆底肌肌力减弱,所以,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目标是加强盆底肌的肌力,以及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 。
加强盆底肌是进行盆底肌锻炼,以促使盆底肌的肌力复原 。这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生物反馈技术和电刺激治疗、阴道托或尿道夹来治疗 。
2、 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假如患者不能正确完成盆底肌锻练法,生物反馈技术能帮助患者识别相应的肌肉群,从而完成盆底肌锻练 。该技术是一种正性加强方法,治疗时将电极放于患者腹部和肛门周围 。有时会在女性患者的阴道内或男性患者的肛门内置入一传感器,以监测盆底肌肉的收缩,传感器会辨认哪块肌肉在收缩,哪块肌肉在休息 。这样,治疗时借此帮助患者辨认正确的肌肉收缩以完成盆底肌锻练 。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使 75% 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 。
3、药物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3.1、抑制逼尿肌收缩的药物:托特罗定2mg,2次/d;黄酮哌酯200mg,3次/d 。
3.2、增加尿道阻力的药物:麻黄碱(麻黄素)25~50mg,4次/d;普萘洛尔10~20mg,3次/d 。
3.3、雌激素:适用于绝经后或雌激素水平低下的病人 。己烯雌酚1~2mg, 1次/d;尼尔雌醇6mg,1~2次/月 。
3.4、经尿道黏膜下注射治疗:采用特氟隆Teflon膏、胶原、生物胶或自体脂肪组织等注入后尿道或膀胱颈的黏膜下和肌层中,使尿道腔变窄、拉长,而起到关闭尿道内口的作用 。该方法适用于由尿道内括约肌功能失调所造成的压力性尿失禁 。
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
1、妊娠与阴道分娩
为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 。妊娠和分娩过程中,胎先露对盆底肌肉过度压迫,使用胎头吸引器和臀位牵引等阴道手术分娩,产后腹压增高等均可造成盆底组织松弛 。
2、尿道、阴道手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宫颈癌根治术、尿道憩室切除术等均可破坏尿道膀胱正常解剖支持 。
3、功能障碍
先天性膀胱尿道周围组织支持不足或神经支配不健全,为青年女性及未产妇的发病原因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减退,而使尿道及膀胱三角区黏膜下静脉变细,血液供应减少和黏膜上皮退化,尿道和膀胱的浅层上皮组织张力减退,尿道及周围盆底肌肉萎缩,因而尿失禁 。
压力性尿失禁的检查
1、尿流动力学检查:逼尿肌反射正常,压力性尿失禁时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排尿期膀胱内压明显降低,轻度者膀胱内压为5.9~7.8kPa,中度者为2.5~5.9kPa,重度者低于1.96kPa,尿道压降低,最大尿道压明显下降,由卧位转为立位后,其尿道关闭压下降 。
2、漏尿点压(LPP)测定:将测压管放入膀胱并充盈膀胱,记录发生尿道漏尿时的膀胱内压力,此压力即为漏尿点压,轻度大多高于11.8kPa,重度大多低于5.88kPa 。
3、最大功能性膀胱容量和剩余尿测定均正常 。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4、尿道膀胱造影:正常膀胱后角应为90°~100°,上尿道轴与立位的垂直线,形成1个约30°的尿道倾斜角,膀胱颈高于耻骨联合下缘,压力性尿失禁时,膀胱尿道后角消失,膀胱颈低于耻骨联合下缘,尿道倾斜角增大,膀胱颈部呈漏斗状并下垂,尿道轴发生不同程度的向下,向后旋转 。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