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盗汗怎么治


产后盗汗怎么治

文章插图

产后盗汗怎么治
1、产后盗汗怎么治
产后出汗的程度与产后妈妈自身的体质、产程是否顺利等因素有关 。出汗多少的程度其实提示了产妇元气亏损的轻重 。在产褥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坐月子期间,如果产妇能及时调整身体,出汗多的状况多半可以自愈,恢复的快慢会因为产妇元气亏损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
1.1、生理性盗汗: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在数日后会自行好转 。但在出汗时,毛孔张开,易受风寒,引起感冒 。应注意要及时擦干汗液,注意皮肤清洁,如汗湿衣服要即行更换 。
1.2、病理性盗汗:如出汗极多,或出汗持续时间长,可在中医指导下用中药补气止汗,大夫会根据情况辨证给药,切忌自行乱服药 。
2、盗汗的危害
盗汗出现的原因一般是内分泌不好或者身体存在其他疾病的隐患 。盗汗一般是在半夜发生的情况比较多,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一些浑身冒汗情况 。这都是预示着有多种疾病的发生的表现症状 。如果是有高血压的人,出现盗汗的概率就是比较大的 。这是身体一种危险信号的反应,所以应该及时的去治疗疾病才好 。如果是高血糖的人出现盗汗的话,就是因为植物神经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内分泌失调的表现 。都是需要及时的药物调理的 。
3、如何预防产后盗汗
由于产后盗汗是女性生产后会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女性朋友在生产完后要特别注意这方面,合理膳食,调理好身体,才能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出现产后盗汗 。在生产完后,女性朋友要多补充水分,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使身体多余的水分尽快的排出体外 。另外,如果是由于身体阴虚所致的产后盗汗,女性朋友产后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中药来调理身体阴虚,补充气血,当然服用中药要遵循医生的指导 。
产后盗汗的食疗法
1、黄芪桂圆羊肉汤:黄芪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山药15克 。将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捞出后即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沙锅将水煮开,放入羊肉和3味药同煮汤 。食时调好味,可饮汤吃肉 。
2、参鸽汤:高丽参5克,乳鸽1只 。将乳鸽去毛及内脏(不必清洗腹中之血),加入参片,水适量,隔水蒸炖1小时,配少量食盐顿服 。每日1次,连服3天 。
3、泥鳅汤:糯稻根30克,泥鳅90克 。先将泥鳅宰杀洗净,用食油煎至金黄,用清水2碗煮糯稻根,煮至1碗汤时,放入泥鳅煮汤,吃时调好味,连汤带鱼同吃 。
4、羊肚粥:羊肚1个,糯米60克,红枣5枚 。将羊肚洗净,糯米用水浸透,把糯米与红枣同放羊肚内,缝好口,放盆内隔水炖热,佐餐食用 。食用时切开羊肚,调好味 。
夜里盗汗怎么调理
1、适当补钙 。相关的研究报告指出,每1000毫升的汗液中的含钙量为1mg 。虽然人每天正常排出的汗液所伴随的钙流失不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 。但出汗过多时会导致钙流失速度加快,容易患上低钙血症 。当产妇产后盗汗无及时加以护理时,患上低钙血症几率更高 。因此,产妇坐月子期间应多增加高钙量的食物的摄入 。
2、多补充水分、盐分 。产后出汗量增多,体内的水分、盐分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 。此时的产妇应当多喝汤水,及时补充相应的电解质,避免机体因出汗过多造成电解质紊乱,出现脱水现象 。同时,也不应该有害怕出汗而减少汤水的摄入的心理,这样不仅影响身体的恢复,还影响哺乳时,奶水的质量 。
【产后盗汗怎么治】3、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 。除了日常的饮食疗法外,产妇还应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适当增加运动锻炼,如在房间内走动等 。还应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产后身体的恢复 。出汗后应立即擦干汗液、更换干爽的衣物,注意个人卫生的清洁 。

产后盗汗怎么治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