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吃鸡蛋和饼


清明节为什么吃鸡蛋和饼

文章插图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它既是我国的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时,很多老百姓都要吃一些传统食物,来看看清明节为什么吃鸡蛋和饼呢?
专家称吃鸡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节 。人们为婚育求子,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剥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 。
现在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圆满满 。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有儿童之间“撞鸡蛋”的习俗 。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义,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
在中国,清明节吃鸡蛋起源于先秦时期一些地区的禁火习俗 。冷藏食品被禁了许多天 。熟鸡蛋是这一时期生存的最佳食物储备 。鸡蛋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彩蛋”,另一种是“雕蛋” 。前者可以吃,普通信吃了这种鸡蛋,一年不会头痛;后者仅用于娱乐 。
【清明节为什么吃鸡蛋和饼】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民间有一种说法,煮鸡蛋被砸在墓碑上,蛋壳被扔在坟墓上,象征着“脱壳”,象征着生命的重生 。人们希望子孙后代会变得优秀 。
春季是万物孕育的季节,与鸡蛋“孕育生命”之意相合,而鸡蛋又含有人体需要的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再加上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春意盎然,人们纷纷郊游踏青,煮熟的鸡蛋是便于携带的理想食品,这些都促使鸡蛋成为清明节的节俗食品 。在我国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 。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 。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 。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

清明节为什么吃鸡蛋和饼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