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黄芪的好处


冬天吃黄芪的好处

文章插图

冬天吃黄芪的好处
1、冬天吃黄芪的好处
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泡水当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茶能补中盖气,而且补而不腻,可改善气虚和贫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熊再加上枸杞、党参、茯芩等药材一起冲泡,效果更好 。
2、冬季喝黄芪红茶补气健脾
黄芪红茶的做法
材料:黄芪15克,红茶3克 。
调制:把黄芪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约15分钟 。放入红茶后,再一起煮约5分钟,即可饮用 。
功效:
中医认为,黄芪味甘性平,有补气生阳、调和脾胃、润肺生津、祛痰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自汗盗汗,充气不足,痈疽不溃,退肿排毒等 。有效补气健胃,可改善身体虚弱症状 。对中枢神经、心血管有利,有降压作用,还可利尿,抗病毒,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
3、冬季手脚冰冷喝黄芪当归泡茶
有些人冬天比较怕冷,常常手脚冰凉、小便清长、舌质发红,还容易伤风感冒、拉肚子等等,这类人中医认为是“阳虚体质”,尤其不适合喝凉性的菊花茶,因为菊花茶会让他们更加容易受寒 。阳虚体质的人冬天多用黄芪、当归这些补气血的草药泡茶,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 。
冬天黄芪怎么做成食疗
黄芪炖鸡汤
原料:生姜2片,盐、米酒适量 。
做法:鸡洗净,剁成块(如果锅够大的话也可整只或半只放入),鸡块入凉水锅中煮开,然后捞出冲净沥干;红枣和桂圆肉用清水冲洗一下 。党参和黄芪用清水浸泡3-5分钟,之后捞出冲净沥干;所有材料放入电压锅内胆中,注入清水1.5升,选择“煲汤”档即可 。食用前加盐调味 。
功效:补气益血,健脾养胃,增强体质,提高免疫,抗病毒 。黄芪可补气健脾、益肺止汗,民间常用于治疗产后乳汁缺少,又可补虚固表,治疗产后虚汗症 。母鸡性味甘温,能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此汤适用产后体虚、面色萎黄、乳汁过少、易出虚汗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炖鸡汤宜在产后5~7天后食用 。
猪肚黄芪汤
【冬天吃黄芪的好处】材料:猪肚1只,黄芪200克,陈皮30克 。
做法: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麻线扎紧,加水文火炖至猪肚熟,再加适量调味品,趁热食肚饮汤,分4次2天食完 。5只猪肚为一疗程 。
功效:此汤菜具有健脾胃,益元气的作用 。
黄芪枸杞红枣汤
材料:生黄芪20g,枸杞15g,红枣15g
做法:将上述药物加两碗水熬至一碗当天服用 。也可一次性熬足7天用量,生黄芪150g,120g,红枣120g,添14碗水熬至七碗,储存在冰箱里,当茶饮用,自觉阳气不足,浑身怕冷可加入生姜两片一起加热饮用,也可当凉茶饮用 。
冬季哪些人最适合喝黄芪水
高血压
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作用 。
糖尿病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肿,面色蜡黄的情况,可以喝一些黄芪水,如果有出现下至溃疡的情况,那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参效果则会更好 。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鲜,是一种慢性炎症皮肤病 。可以将黄芪与当归、生地和白蒺藜,四种中药各准备三十克,然后用水煎服两次,每天早晚喝一次,可以有效治疗此病 。
脾气虚
饮用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其中还包括了治疗脾气虚症 。常见的脾气虚症主要表现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等情况 。将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脾虚的情况 。
心血管疾病
黄芪本来就有强心降压,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高血压等病人每天用三十克左右的黄芪水煎后代茶饮用,或者再加上枸杞,党参等药材一起泡水喝能有效保护心血管系统 。

冬天吃黄芪的好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