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什么时候变成清明节


寒食节什么时候变成清明节

文章插图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那么,寒食节什么时候变成清明节的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
【寒食节什么时候变成清明节】寒食节现在渐渐被人遗忘,并且多地把寒食节并入了清明节里,在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从文献记载可知,先秦时期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 。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 。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 。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 。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 。
现在清明节吃寒食、祭祀、插柳、放风筝等习俗就是从寒食节继承过来的,而寒食已经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清明被保留了下来 。虽然说清明节这个名字被保留了下来,但是现在很多清明的传统还是源于寒食节,到底谁取代了谁也还真不好说 。
而清明是一个节气,因为和寒食时日相近,在唐宋时往往官员连起来放假,于是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 。以后对清明的重视慢慢超过了寒食,于清明扫墓踏表成为风俗 。到了清代,士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 。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 。也不再仅限于寒食或是清明 。江浙间在清明日吃青团、红藕,还保留着寒食的本义 。
南宋赵写的《寒食》诗至今读起来还能略知当时风俗,又格外苍凉有韵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

寒食节什么时候变成清明节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