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跆拳道允许攻击哪些部位


竞技跆拳道允许攻击哪些部位

文章插图

竞技跆拳道允许攻击哪些部位
1、跆拳道比赛中允许攻击的部位包括髋骨以上至锁骨以下以及两肋部,可攻击背部 。头部只允许用脚的技术攻击 。
【竞技跆拳道允许攻击哪些部位】2、允许攻击部位具体规则是躯干:允许使用拳和脚的技术攻击躯干部位被护胸包裹的部分,但禁止攻击后背脊柱;头部:锁骨以上的部位,只允许使用脚的技术攻击 。被护胸包裹的部位是允许被攻击的合法部位 。基于此,运动员比赛时须穿戴与其体重级别相对应的护胸 。头部和躯干:如附图3所示,锁骨以上的所有部位为头部;髋关节以上、锁骨以下的部位为躯干 。
跆拳道竞技比赛中允许运用哪些腿法
1、横踢
比赛得分率:超过80%
技术形式:后横踢、前横踢、高位(前、后)横踢
得分部位:中位(躯干被护具包裹的部分)
高位(除后脑以外,被头盔覆盖的部分)
技术动作特点:
1.1、后横踢:运动员双脚前后站立,后脚蹬地、提膝、向身体内侧转体、踢击鞭打、顺势落地 。
1.2、前横踢:运动员双脚前后站立,后脚向前垫步的同时,前腿提膝、向身体内侧转动髋关节、踢击鞭打、顺势落地 。
1.3、高位(前、后)横踢:动作特点与1.1、1.2相同,只是提膝的高度更充分,踢击的目标是头部两侧 。
2、下劈
比赛得分:50%左右
技术形式:前腿下劈、前腿跳下劈、后腿下劈
得分部位:高位(面门)
技术动作特点:运动员双脚前后站立,踢击腿夹腿提膝至与胸水平,展胯伸腿,用脚掌或脚跟击打对方面门,随后顺势下落 。
3、后踢
比赛得分率:40%左右
技术形式:中、高位后踢
得分部位:中位(躯干正面被护具包裹的部分)
高位(面门及下巴)
技术动作特点:
顾名思义,后踢是向后发力,踢击目标的转身技术 。运动员双脚前后站立,将踢击腿夹腿提膝的同时转身,脚跟对准击打目标,发力蹬腿,顺势收腿落地 。
4、双飞
比赛得分率:30%左右
技术形式:中、高位双飞
得分部位:中位(躯干两侧被护具包裹的部分)
高位(头部两侧被头盔覆盖的部分)
技术动作特点:
运动员利用髋关节的左右转动的力量带动双腿,双脚交替落地成为支撑脚 。双飞动作中,双腿很像两条鞭子交替甩动 。力量也是由髋关节顺势经大腿、小腿,最终传递至双脚脚背 。
5、旋风踢
比赛得分率:15%左右
技术形式:主要以中位为最常见
得分部位:中位(躯干正面被护具包裹的部分)
技术动作特点:
如果将旋风踢定义为跆拳道观赏性最强的技术之一,想必没有人会反对 。运动员通过向前旋转身体360度所带来的巨大旋转力,将踢击腿甩出,力量顺势经腰部、髋关节、大腿、小腿传达至脚背击打目标,随后自然下落 。
6、后旋
比赛得分率:不超过10%
技术形式:高位技术
得分部位:头部两侧被头盔覆盖的部分
技术动作特点:虽然后旋与后踢只有一字之差,但后旋的转身幅度比后踢多了180度 。不过,后旋前1/3动作过程和后踢几乎一样 。运动员在转身后,将腿向后高位蹬出,依靠转身摆胯的力量将踢击腿横向摆动,随后顺势回落至起始姿势 。
7、侧踢
比赛得分率:不超过5%
技术形式:中、高位侧踢
得分部位:中位无法明显得分
高位(面门)
技术动作特点:运动员将踢击腿夹腿提膝,支撑脚向外侧旋转约90度同时转动髋关节,使提膝的击打腿与地面平行 。之后,展胯蹬腿,用脚掌外侧击打目标,随后顺势落下 。
跆拳道竞技比赛的获胜方式
1、击倒胜(KO胜)
2、主裁判终止比赛胜(RSC胜)
3、对方弃权胜(弃权胜)
4、对方失去资格胜(失格胜)
5、主裁判判罚犯规胜(犯规胜)

竞技跆拳道允许攻击哪些部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