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盗汗是怎么回事


老人盗汗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老人盗汗是怎么回事
1、老人盗汗是怎么回事
1.1、原发性多汗症
有的人爱出汗,系植物神经中枢调节障碍所致,这种人常在手足心、腋窝、面部对称性多汗 。每当情绪激动时,或是环境温度升高时,或是活动后,常常出汗增多,有的甚至大汗淋漓 。
1.2、继发性多汗
多汗系某种疾病引起,如结核病常有夜间盗汗 。亦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脊髓空洞症、格林--巴利综合征,雷诺氏病等 。在检查中,若发现原发病,应积极治疗 。
1.3、味觉性局部多汗
有的人在吃某些辛辣性食物时,引起额部、鼻尖部及颞部汗液冒出 。此症多与延脑发汗中枢有关 。如果属于对称性部位多汗,系先天性;若多汗只限于局部,常常是面神经麻痹后恢复期 。
2、盗汗的危害
盗汗出现的原因一般是内分泌不好或者身体存在其他疾病的隐患 。盗汗一般是在半夜发生的情况比较多,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一些浑身冒汗情况 。这都是预示着有多种疾病的发生的表现症状 。如果是有高血压的人,出现盗汗的概率就是比较大的 。这是身体一种危险信号的反应,所以应该及时的去治疗疾病才好 。如果是高血糖的人出现盗汗的话,就是因为植物神经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内分泌失调的表现 。都是需要及时的药物调理的 。
3、盗汗的症状
3.1、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 。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
3.2、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 。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
3.3、重型盗汗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 。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 。再入睡可再次汗出 。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 。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 。
老人盗汗的食疗法
1、泥鳅汤
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 。连服3-5天 。有补气益阴之效 。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着 。
2、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每次2汤匙,每天2次 。有和血益气,解烦热等功效 。适用于盗汗者饮用 。
3、糯米煲猪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把米放入猪肚内,用线结扎,加水适量,共煲1小时,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再将糯米晒干捣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 。有补中益气、剑阴止汗等功效 。适用治疗盗汗、自汗 。
4、红枣乌梅汤
取红枣15枚、乌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 。有益气敛阴、止汗之效 。连服10天,对盗汗有疗效 。
老人盗汗按摩法
1、足三里
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 。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防病的能力 。按揉足三里对常年身体虚弱、汗出过多的患者更为适宜 。按揉时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边揉,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每天可按摩 2~3次,每次5分钟 。
2、合谷穴
【老人盗汗是怎么回事】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间凹陷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按揉合谷穴对止手汗效果明显 。“合谷”意指大肠经气血汇聚于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 。现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达到使汗腺收缩的效果 。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

老人盗汗是怎么回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