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妇科是怎么检查的


小儿妇科是怎么检查的

文章插图

小儿妇科是怎么检查的
1、小儿妇科是怎么检查的
根据症状及查体所见,详细询问女孩病情及母亲有无阴道炎的病史,通常可做出初步诊断,用细棉棒或吸管取阴道分泌物找滴虫、白念珠菌或作涂片染色查细菌(包括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以明确病原体,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 。
应用小指作肛门检查以除外阴道异物 。如发现血性白带应警惕其他异常情况,如宫颈息肉、葡萄状肉瘤等 。如肛诊检查不清,可在全麻下用小号宫腔镜或鼻内镜诊视阴道,如有肿块,可取活检,如为异物则应钳夹取出 。如为小阴唇粘连,则在其上方或下方有一小孔,尿液由此孔外排 。粘连处星膜状,尿道口及阴道口均被遮盖,仔细检查,可发现粘连处较薄、较透亮 。
【小儿妇科是怎么检查的】
2、婴幼儿阴道炎如何预防
婴幼儿阴道炎,多发生在2~9岁的幼女,是女性婴幼儿的常见病 。因阴道炎多伴有外阴炎,因此,常统称为婴幼儿外阴、阴道炎 。
患儿母亲及保教人员不注意患儿外阴清洁,大便后处理不当,或用污染的纸擦抹肛门,使肠道细菌侵入阴道,都是引起婴幼儿阴道炎的病因 。在正常情况下婴幼儿阴道炎并不多见 。它是由肠道蛲虫通过粪便传入阴道;或粪便处理不当,通过婴儿母亲或保教人员的手或衣服、玩具等将蛲虫卵污染幼女外阴而引起炎症 。
婴幼儿阴道炎主要症状是外阴阴道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婴幼儿因不能很正确地诉说症状,常用手指搔抓外阴,通过手指及抓伤处,更进一步使感染扩散 。外阴、尿道口、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 。
3、婴幼儿阴道炎的病因
婴幼儿阴道炎常见于5岁以下幼女,多与外阴炎并存 。常见病原体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目前淋病奈氏菌、滴虫、白色念珠菌也成为常见致病菌 。病原体的传播常通过患病母亲或保育员的手、衣物、浴具等间接传播 。
3.1、外阴发育差,不能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前庭,细菌容易侵入 。
3.2、阴道环境与成人不同,新生儿出生后2~3周,母体来源的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水平低,阴道上皮薄,糖原少,pH值升至6~8 。
3.3、婴幼儿卫生习惯不良,外阴不洁、大便污染、外阴损伤或蛲虫感染均可引起炎症 。
3.4、婴幼儿由于好奇,在阴道内放置橡皮、铅笔头、豆类等小异物,造成继发感染 。
婴幼儿阴道炎治疗方法
婴幼儿阴道炎根据年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在治疗前注意会阴部的卫生,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 。
1、婴儿期:使用纯棉尿布,不出门的时候最好不用尿不湿 。及时更换尿布,每天坚持清洗外阴1―2次,轻拭干阴唇及皮肤皱褶处 。擦洗时自上而下拭净尿道口、阴道口及肛门周围 。皮肤有皲裂,应涂擦无刺激性的油膏 。最后在外阴及腹股沟处薄而均匀地扑上滑石粉,以保持干燥 。扑粉不宜过多,以免粉剂进入阴道,形成小团块而引起刺激 。
2、幼儿期:尽早穿密裤,穿宽松的棉质内裤,不穿紧身裤、化纤的高筒袜 。衣服要柔软、宽松、舒适,减少磨擦 。注意小便姿势,小便后用柔软卫生纸拭擦尿道口及周围 。大便后用清洁的卫生纸,由前方向后方擦拭浴盆、毛巾等要固定专人专用 。衣物分开洗,减少共浴,盆浴 。
婴幼儿阴道炎患者平常的时候也无需太担心,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蔬菜却有治病防病的效果,像上文提到的这些蔬菜,真的是可以帮助到患者的哦,经常吃一吃,绝对有效果 。
婴幼儿阴道炎如何预防
婴幼儿时期外阴发育差,缺乏雌激素,阴道上皮抵抗力低,容易感染阴道炎 。为了预防婴幼儿阴道炎的发生,家长一定要注意患儿外阴部的清洁卫生,父母一定要做好婴幼儿阴道炎预防措施:
父母应使用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尿布,勤洗换保持卫生,大便后要清洗外阴,谨防粪便不能擦净而污染会阴部 。尽早穿合裆裤,减少阴部外露污染的机会 。幼女游泳后要预防性使用前两种液体坐浴 。
当家长患有霉菌性阴道炎时,浴盆、毛巾、浴巾等洗漱用品要与孩子分开,避免交叉感染;每天要为孩子清洗外阴;大便后注意应从前向后擦试,避免粪便污染外阴;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防止异物插入阴道 。对有明显畸形造成反复感染者,应早做手术修补 。患有糖尿病的孩子(尿液酸碱度发生变化也可导致婴幼儿阴道炎),家长要重视,积极治疗,以减少婴幼儿阴道炎的发生 。

小儿妇科是怎么检查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