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剑简史

【11 中国剑简史】

11 中国剑简史

文章插图

鎏金
先以金或银与水银合成汞齐,涂於金属胎体表面,然後加热使水银蒸发,表面即有金或银薄膜之附著,最後以金属物推实即成;此法发明於战国中期,运用非常广泛 。
包金
将金或银等捶成薄片,包覆於胎体上,再以鎚敲打密实,使凹凸纹理一如胎体表面即成 。
镶嵌
今人多镶嵌不分,是实上,二者略有不同,镶是将某物固定於胎体的表面 , 胎体表面一般不受影响 , 而嵌则是将某物固定於胎体的中间,或是胎体的表面凹槽内 , 胎体表面须经挖凿或镂空,以与物形相合 。

以漆平涂於器物上称为髹,髹漆不仅有助於固定,也有助於耐久防蚀,因此多施於柄和鞘上 。
失蜡法(或称脱蜡法)
对於更繁复的造型,古人以蜡雕制原型,再覆以细砂,并使之密实,预留灌浆的孔道,然後灌以高热的金属熔浆,蜡遇热溶化而流失,熔浆遂填补其缝隙,待冷却後取出进行修整即成;此法发明於战国或更早,许多精致的镂空造型均以此法铸成 。

11 中国剑简史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