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什么引起的


盗汗什么引起的

文章插图

盗汗什么引起的
1、盗汗什么引起的
1.1、 更年期 。伴随更年期的潮热晚上可能发生并导致出汗 。这是一个非常多女性盗汗的常见原因 。
1.2、特发性多汗 。特发性多汗是一种身体长期产生太多的汗水没有任何可识别的身体原因 。
1.3、感染 。肺结核盗汗是感染最常见的 。但细菌感染,如心内膜炎的炎症心阀门),骨髓炎(骨头炎症),脓肿可引起盗汗 。盗汗也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一种症状 。
1.4、癌症 。盗汗是某些癌症的早期症状 。最常见的一种癌症是淋巴瘤引发盗汗 。然而,有一个确诊癌症的人经常有其他症状,如无法解释消瘦和发烧 。
2、治疗盗汗的偏方有什么
2.1、用经过霜后的桑叶,浮麦(淘洗小麦浮在水上的麦粒)各适量,不要太多,用水浸泡两小时左右,再用慢火煎好,适当温度后服用,一日两次,一天一煎 。一般情况下三天就有效果 。
2.2、取五倍子、龙骨各一份,区辰矿一份,放在一起研成细末,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肚脐眼中,再贴上伤湿止疼膏,每晚换一次,一般五次可愈 。注意,伤湿止疼膏过敏者禁用 。
3、盗汗是如何分型的
3.1、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 。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
3.2、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 。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
3.3、重型盗汗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 。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 。再入睡可再次汗出 。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 。
解决出汗的小妙招有哪些
1、保持干燥
有睡觉流汗现象的人,应该注意勤换衣物,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且经常洗澡,保持皮肤干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
2、降低温度
经常流汗的话可适当的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特别是对于阴虚血热的睡觉出汗情况,居住环境应该偏凉,可适当减轻出汗的症状 。
3、注意饮食
在饮食方面,制定对自己最好的食疗调养身体,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如阴虚血热、火旺的人,千万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喝酒吸烟,可多吃些清热的蔬菜,让汗腺可以有稳定的基础去恢复 。
4、睡前平静
在睡觉前不要太兴奋,保持安静的待睡状态,并且睡前不要吃太多东西,这样做对于一个良好的睡眠很有帮助 。
5、体育锻炼
晚上睡觉出汗的人群要注意在生活中应劳逸结合,当增加体育锻炼,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体质 。
儿童盗汗的食疗方法
1、淮杞水鱼汤 。
材料:淮山250克、杞子50克、圆肉10颗、牡蛎250克、水鱼1斤、生姜3片 。
做法:用炖锅炖4小时 。
功效:淮山健脾益肺,杞子补肾养肝,圆肉有安神益脾的功效,牡蛎能潜阳止汗,对患有盗汗型人士有显着效用 。
2、黄芪党参汤 。
【盗汗什么引起的】材料:黄芪200克、党参100克、白术100克、防风75克、浮小麦75克、瘦肉100克 。
做法:先将防风、浮小麦放入布袋内,与其他洗净的药材及瘦肉一起煲两小时 。
功效:黄芪有固表止汗之效,党参能健脾益气 。另外,白术健脾燥湿,浮小麦则益气止汗,适合气虚、阳虚及血虚等人士 。
盗汗:晚上睡眠时出汗,时多时少,严重时衣服湿透,醒来时汗流自止 。主要成因大多是由于心血不足,心脾受损或先天不足及后失调,血虚、阴虚为主 。

盗汗什么引起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