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怎么办_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_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文章插图
导读:新生儿黄疸怎么办?新生儿宝宝常见会出现黄疸的情况 。那么,新生儿黄疸怎么办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分为新生儿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重一般指的是病黄疸 。病理性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其黄疸程度重 , 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 。病理性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 , 或减轻后又加深,并且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还有的新生儿会表现为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 。
本病的治疗主要有输血和光疗 。
1、输血:血清间接胆红素如超过20mg/dl(342μmol/L),需采用换血输血 。供血者须先作G6P D缺乏的过筛试验 , 必须没有G6PD缺乏方可供血,以免输血后加重和黄疸 。避免亲属供血 。黄疸不严重者不需输血 。
2、光疗:患儿暴露于波长440nm的光线下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如核黄疸已经发生则可使其恢复快一些 。经这种光线照射后,胆红素被光氧化变成无色物质 , 从尿和胆汁排出体外 。这种治疗简便易行 , 有一定疗效 。一种简便的方法是将40W蓝色荧光管7支作为光源 。将患儿置于保温箱中,除去衣服及尿布,用黑眼罩(纱布裹黑纸)遮盖双目 。将光源置于离体表33~35cm处 , 每小时改变一次体位以增加光照面积 。光照时间大多为24~48小时,最长可达96小时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液体补给(以防脱水)和护肝治疗 。经这种治疗,皮肤黄疸消退和血清胆红素下降均较快 。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 , 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 。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 。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 , 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
新生儿得黄疸,家长要留心
一、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2~4天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4~6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持续3~4周消退 。
2、病理性黄疸:
①如果黄疸发生时间过早,足月儿在出生后24小时,早产儿在48小时内就出现;②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每日上升超过 μmol/L( mg/dl);③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④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 μmol/L(mg/dl) 。
二、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
(1)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
(2)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运送的能力不足;
(3)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
(4)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
(5)肠肝循环增加 。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比较特殊而复杂 , 常见原因有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溶血性黄疸;
(2)感染性黄疸;
(3)阻塞性黄疸;
(4)母乳性黄疸 。
三、家庭护理要点:
1、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发现黄疸不要着急 , 此期间可用些葡萄糖冲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使胆红素加速排出 。吃奶不好及饥饿可能使生理性黄疽加重延长 。
2、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
3、应注意与迅速出现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相鉴别,观察黄疸进展情况 , 出生后黄疸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变化,有无肌张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烧、岖吐等情况 。若出现上述表现,切莫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 。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_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您现在应该对新生儿黄疸怎么办了解了吧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_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