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盗汗怎么回事


夜间盗汗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夜间盗汗怎么回事
1、夜间盗汗怎么回事
中青年盗汗与小儿盗汗的发病机理完全不同 。中青年盗汗的原因,多为气虚或阴虚所造成 。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采用补中益气汤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心养血,才采用归脾汤来治疗 。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造成盗汗现象,此时可使用六味地黄丸来改善;阴虚火旺所引起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不妨试试当归六黄汤,但最好还是由中医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治疗 。另外,中青年人群,由于工作、家庭压力较大,体力、精力透支明显,因而极有可能导致人体的植物神经紊乱,从而容易引起盗汗 。
至于小儿盗汗,大部分都属于生理性多汗,这是由于宝宝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新陈代谢旺盛,需要通过出汗来散发体内的热量,再加上宝宝的植物神经发育不健全,刚入睡时,交感神经会因为失去大脑的控制而出现头部、颈部或背部多汗的情况,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
2、盗汗吃什么药
盗汗主要是因为某些疾病而引发的并发症,中医认为造成它的主要原因是肾阴虚,所以在治疗时服用的药物主要作用是滋阴补肾 。治疗盗汗的最好方法是用中医,服用一些无毒害有奇效的中药材 。冬虫夏草就是一种不错的药物,它的本性温凉,味道微甘,能够益肾保肺 。还有山药,山药除了具有补肺的作用外,还可以益肾填精,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材 。
3、盗汗的症状
盗汗是一种在睡觉时出汗的情况,医学上醒觉状态下的出汗叫作自汗,睡眠中出的汗叫做盗汗 。盗汗的临床症状分为3种,分别是轻型盗汗,中型盗汗和重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人出汗量比较少,睡醒后仅仅觉得身体稍有不适,中型盗汗的病人睡着后出汗量较多,严重的能够把衣服浸湿,但是在睡醒后这种情况就会消失 。而重型盗汗的病人一旦睡着就会立马出汗,而且汗液带点腥臭味,患者会感觉口干舌燥,头晕,消瘦而且疲惫不堪 。
夜间盗汗的中医治疗
1、五砂散
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出汗,对因肺结核引起出汗,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
2、五味敷剂
五倍子加上赤石脂以及没食子和煅龙骨和煅牡蛎各20克和辰砂1克,一起研成粉末状,在睡觉的时候用凉水和醋加入进去,比例是一比一,然后放进脐中,并且用纱布包好,再用胶带固定,第二天把拿掉,每天一次,坚持3到5天就好了 。
3、玉屏风散加减
【夜间盗汗怎么回事】白术12克,黄芪20克,防风12克,炙甘草10克,北五味10克,糯稻根15克水煎服,一日一贴.若汗出严重者加麻黄根12克,乌梅12克,有心悸者加熟枣仁12克,茯神18克,桂圆12克.即可 。
夜间盗汗的治疗偏方
1、韭黄100g,猪腰1个,食油、盐、姜、味精等适量 。将韭黄洗净切成小段,猪腰洗净切成薄片 。将食油放入锅内,置明火上,油八成熟时,先放入猪腰,炒透后放入韭黄、姜丝,韭黄熟后,加盐、味精调味后取出即成 。可佐膳 。此方适应于肾虚腰痛、慢性腰肌劳损、肾虚遗精、盗汗、老人肾虚耳鸣等症,有补肾强腰的功效 。
2、枸杞15g,雏母鸡1只,料酒、胡椒面、生姜、葱、味精、食盐适量 。将雏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将葱切段、姜切片备用 。将雏母鸡肉放入锅内,用沸水氽透,捞出放入凉水内冲洗干净,沥尽水份,再把枸杞袋入鸡腹内,然后放入盆内(腹部朝上) 。把葱、生姜放入盆内,加入清汤、食盐、料酒、胡椒面,将盆盖好,再用湿棉纸封住盆口,在沸水武火上笼蒸2小时取出 。将盆口棉纸揭去,拣去姜片、葱段不用,再放入味精,即可食用 。此方适应于男女肾虚腰痛、神经衰弱 。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 。

夜间盗汗怎么回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