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身法八要”浅解

【2 “身法八要”浅解】

2 “身法八要”浅解

文章插图

近年来有李雅轩先生的传人认为“含胸拔背”源于后人太极门的形意拳传人,他们将形意拳的身法引进了太极拳中 。其实不然 , “含胸拔背落自然”这句歌诀出于廉让堂的《太极拳谱》 , 没有任何资料能证明李亦畲曾接触过形意拳 。戴家拳讲究“身如石瓦、背如背锅”,束身时要束胯抱肩、缩胸弓背,传至李洛能的弟子们 , 山西和河北的形意拳家才有所改进 , 提出了“含胸拔背”的练法 , 各种内家拳的修炼都是还是略有不同 。太极拳的“含胸拔背”与形意拳的练法还是略有不同 。太极拳的“含胸拔背”必须与“顶头悬”相结合才能练得顺遂:先将下颏微收 , 膻中穴就会向下空洞的,自然会贴在背上,于是后背的双肩之间自然鼓起有外绷之意 , 这就是所谓的“含胸拔背” 。这项身法如修炼得法可达到内家拳的“虚心实腹”和郝少如先生所说的“敛气入骨”等功效 。“落自然”这三个字应该是太极拳行功走架的最高境界,以松静求自然,乃太极拳所追求之一贯大道 。
二、后“身法八要”
2001年辽宁人民出版了阎志高先师的弟子刘常春先生所著的《武派太极拳》一书,这是首次向武学界比较系统地介绍20世纪初名震华夏的内家拳大师的太极拳法和剑术,使人们见识到与目前流行的武式太极拳迥然不同的拳架和练法 。刘常春先生的专著中披露了部分鲜为人知的本门不传之密,如太极桩法和五行功及行功走架的一些独特的方法,对“身法八要”也有与众不同的诠释,根据阎志高先师的手抄本拳谱《永年县郝为真师太极拳行功歌》提出了“后身法八要”的理念 。阎先师的手抄本原文如下:“提顶掉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 。裹裆护臀须下势,含胸拔背落自然 。”后“身法八要”与前“身法八要”的不同之处是“护臀”与“掉裆”,阎先师传授的“护臀”是指“臀部松沉自然的前合内敛 。”与当代太极拳技术中的“收臀”很相似,而对于“掉裆”则提出了与“吊裆”没有任何相通之处的内涵:“掉裆必须是以腰为宰,以脊柱为轴心,以身带动四肢而转换掉转方向 。”笔者以自身的修炼体悟认为 , 鉴于阎志高先师不主张“裆部上提,二阴内收”,而“提肛和二阴内收是意识过强所致,这种做法脱离了‘道法自然,而顺其自然’的太极拳练功要求” 。因此“掉裆”还应该有另外一层练法,即裆部松沉 , 以求虚圆 , 与提顶相系,一线贯通 , 将中脉抻直 。而将“会阴”松开则有利于打通会阴穴,从而奇经八脉均能达到修道的要求 。
阎志高先师(1882年~1961年)17岁拜入郝为真的门下,后毕业于保定武备学堂,其文化修养、武学根基和社会地位在郝先生的门徒中堪称翘楚 。1928年以前他一直游戈于京津武林界,经常回永年向恩师请益,因此后“身法八要”并非是阎先师的个人臆想,应该有郝为真宗师对太极拳学的发展和创新的结晶,现辑二则以助众学:(一)“松字解:精神 内敛,肌肉放松,由松人静,积柔成刚,内刚外柔,刚柔相济 。”(二)“太极拳力与气:脱体力,生神力,非为无力;除浊气,换清气,非为无气 。”
三、体悟的层次
修炼“身法八要”应遵循“知规矩、守规矩、破规矩”的程序进行 。先将周身松沉下来,再把脚与地面打通,能体会到脚下之力后,再按“身法八要”的要求将周身贯通 。“身法八要”是一个完整的功法,不可顾此失彼,求一而废其他,更不能用意过度造成周身僵硬,用意要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吴式太极拳门内有关于“身法八要”修炼的明训是正确的,即所谓“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 。习拳者可依法实修 。但修炼者不可轻求“丹田气” , 因为先天一气并非是能求到的,虽然先贤将两胯比喻成两片合在一起的石磨,相对研磨旋转可得氤氲二气 , 但也必须是在意定神闲的状态下自然得道 , 千万不可用意追求 。有关这一点,阎志高先师的遗训早有手书明示:“修炼顺序:以力生血,以血化精 , 以精化气,以气归神,此中不祗有甘苦可言,直有生死之险矣 。学者可于力上求 , 无轻向气上觅,一人歧路戕生堪虞 。古人之不轻传人,匪吝也 。不忍以爱人之术而杀人耳 。无明师真诀,切不可盲从冒险 。”望学者慎重 。

2 “身法八要”浅解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