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里隐藏5大秘密,99%的人不知道

面对种类繁多概念热闹的乳制品货架,你有没有感觉困惑?为什么有些酸奶产品不用冷藏?为什么有些酸奶总是号称加了有益菌?想补钙该喝哪一种?想延缓血糖上升该喝哪一种?想控制热量避免长胖该喝哪一种?这里,真相来了!

酸奶里隐藏5大秘密,99%的人不知道

文章插图
真相1:常温销售的酸奶产品中根本没有活乳酸菌 。
那些装在方盒或六角形利乐包装中,能够在室温下存放好几个月的酸奶产品,实际上属于“灭菌”酸奶 。简单说,生产者先将牛奶发酵变成了酸奶 。但是,他们又把酸奶进行高温加热,把所有的乳酸菌都杀光了,然后在无菌条件下灌进了利乐包装 , 趁热封装 。所以即便在室温下放几个月,这些酸奶既不会变酸,也不会腐败 。当然 , 这类产品还保持了酸奶的味道,酸味浓,甜味也浓,口味很吸引人 。同时,它们不用冷藏,携带方便 。无法指望它们帮你补充乳酸菌 。不过 , 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和大部分B族维生素还留在里面,钙和蛋白质也没变少 。
真相2:多数冷藏酸奶有活乳酸菌,但进不到你的肠道里 。
绝大多数酸奶产品中含有活乳酸菌,也就是制作酸奶时必须添加的“保加利亚乳杆菌”(L菌)和“嗜热链球菌”(S菌) 。但它们不属于能进入肠道定植的品种,只能在穿过胃肠道并光荣牺牲的过程中,帮助人体起到一些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健康作用 。当然,即便这些菌被胃酸杀死,它们的菌体碎片仍然能产生一些有益的免疫调节作用,发酵产生的乳酸本身也有利于吸收矿物质和改善肠道环境 。所以,喝普通酸奶还是比不喝有利于肠道健康 。有少数酸奶产品中添加了嗜酸乳杆菌(“A菌”)或双歧杆菌(“B菌”) 。这两类菌的确保健作用更强,而且能进入到人体大肠并存活下来 , 不过在通过胃肠道的时候,绝大多数乳酸菌都牺牲了 , 在上亿甚至几十亿的菌中,只有极少数幸运的菌能被亿万同伴掩护,最终到达大肠当中,并栖息繁衍下去 。由于大部分酸奶并没有标明到底有多少活的A菌和B菌,有多少幸运菌真的进入身体 , 就不必期待过高了,只要相信有比没有好就行了 。
真相3:酸奶产品没有标注钙含量,不等于其中没有钙或钙含量低 。
有人只听说牛奶中有钙,看到酸奶没有标钙含量,就不知道该怎么选择钙含量高的酸奶产品了 。牛奶中的钙是和酪蛋白胶体一起存在的,也就是说,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乳钙就越多 。由于我国营养标签法规只要求标注能量(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这几项,并未强制要求标注钙含量这个项目,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标 。购买者只需要认真看一下蛋白质含量就好了,挑出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产品,然后算算性价比,就可以决定买哪个了 。
真相4:酸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越高,含的添加糖就越多 。
酸奶的原料是牛奶,而牛奶中含有4%~5%的天然乳糖成分 。乳糖甜度很低,而且其中一部分在酸奶发酵中变成了乳酸,所以发酵之后的酸奶,如果不加点糖来调和,就会酸得很难下咽 。因此,至少要加6%~7%的糖,才能让酸奶口感较好 。要觉得比较甜,就要加8%~10%的糖 。乳糖和添加的糖都是碳水化合物,所以两项加起来,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在10%~15%之间(100克产品中含糖10~15克) 。人们都知道酸奶有健康好处,但糖除了增加热量、升高血糖之外并没多大好处 。所以 , 选择酸奶的时候,可以细看标签,在保证蛋白质含量够高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一些的品种 。一般来说,儿童型产品和果味型产品,糖的含量都会偏高一些 , 建议少购买 。
真相5:口感像酸奶的并不一定是酸奶 。
【酸奶里隐藏5大秘密,99%的人不知道】市面上有各种新式的产品,口味酸酸甜甜的,都和酸奶差不多,比如布丁、布林、慕斯、韩式酸奶等,让人眼花缭乱 。建议消费者好好看看包装上的“产品类别”这个项目 。布丁也好,布林也好 , 慕斯也好,都是含奶的甜点 , 不属于酸奶类型 。它们的特点是蛋白质低于普通酸奶 , 而脂肪比普通酸奶高得多,甚至可达6%~8%(普通酸奶不超过3%),糖分也相当足 。在营养价值方面,都比正常的酸奶低得多 。偶尔吃吃满足口感可以,若天天用它们替代酸奶来喝,就相当不明智了 。不仅损失钱还损失营养 。至于号称是外国类型的酸奶,不妨看一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比较一下它们的蛋白质含量 。有些产品蛋白质含量可高达6%,而有些只有2.5%,完全不比传统产品强 。还要再看看碳水化合物含量,正常应当是11%~12%,有些产品会高达15%左右 , 这一看就明白,无非是用更甜的口味吸引嗜甜的消费者而已 。还是购买那些蛋白质高、脂肪不高、碳水化合物不高的产品最健康 。

酸奶里隐藏5大秘密,99%的人不知道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