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说话时 这些误区家长要避免


宝宝学说话时 这些误区家长要避免

文章插图
导读:怎么教宝宝学说话呢?作为家长,在幼儿学说话的阶段需要正确的引导 。不过,爸爸妈妈在引导孩子学说话时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
如今,许多父母已意识到孩子早期语言训练的重要性,但在具体育儿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误区 。一起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1.认为宝宝太小听不懂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 。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 。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
刚出生的婴儿,对成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 。“宝宝,这是奶,你饿了吧”等等 。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 。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原来总抱着我的人就是妈妈 。
【宝宝学说话时 这些误区家长要避免】2.用“奶话”(儿语)和宝宝说话“奶话”
(儿语)指刚出生8—9个月的婴儿,随着成人的语音刺激“咿咿呀呀”学话 。父母看到孩子想要说话的急切样子,便教起了如“汪汪(狗)”、“咕咚咕咚(喝水)”之类的奶话 。这种教授方法虽然生动有趣,符合孩子的特点,有助于孩子形象思维的开发 , 但是却容易忽略孩子抽象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
3.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
当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以后,而他还不会从口中说出 , 如果说宝宝指着水瓶 , 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水递给他,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图,他的要求就已经达到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
当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他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仅仅说一个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 。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
4.不让老人说家乡方言
有些父母上班忙就把宝宝交给奶奶爷爷看护,但又担心老人说的是家乡方言 , 会影响宝宝以后的语言发展,所以就一再叮嘱:不让老人和宝宝说话 。有的家长认为和宝宝说话他也听不懂 , 所以不用说也可以 。
宝宝生来就喜欢听各种不同的音响,喜欢父母和他们说话 , 喜欢这种听觉刺激 , 虽然他们听不懂 , 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会有不同的反应,开始会很惊讶地看你 , 看你的表情 , 正哭闹着会突然停止 。宝宝认真接收家长给他的听觉刺激,有利于听觉注意力的集中和灵敏 。另外用方言和宝宝说话也可以让宝宝多掌握一种语言,父母后期注意培养就不成问题,不与宝宝说话会使孩子因缺乏听觉来源刺激而减弱甚至丧失听觉功能 。
5.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
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宝宝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等 , 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 。
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较弱,还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 。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和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逐渐正确 。
宝宝学说话 家长必备5个启蒙方法
1.全语言的日常交流
日常生活中,爸爸爸妈妈在喂宝宝吃饭、给他生活照料的时候,或者带宝宝外出的时候,都是和宝宝进行口头言语交流的绝佳机会 。此时爸爸妈妈们可以将身边的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跟宝宝说话,创造一个全语言的交流环境 。比如: 爸爸妈妈可以一边说话,一边面部做出相应的表情,这样可以让宝宝明白你的感受 。一定记住千万不要戏弄宝宝 。如果你一面拥抱他,一面却说“你是妈妈讨厌的邋遢鬼”,这样会把他搞糊涂的,因为你的表情明明在说:“你是妈妈了不起的宝宝!”
你也可以一边动手做,一边跟宝宝解释,让他明白你的意思 。比如在给宝宝脱衣服时说:“妈妈把你的上衣脱下来”;给他脱鞋时 , 说就“现在脱鞋” 。换尿布时,说:“宝宝屁屁脏,妈妈给宝宝换尿布,‘哒 , 哒’两下,然后贴上小粘条,尿布换好咯 。”
2.适度的语言刺激
对宝宝的语言刺激要尽早开始 。不要等到宝宝学已经会说话才开始,一定要提前进行,以给宝宝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在宝宝还没出生前,就要有意识的和胎儿进行交流 。而在宝宝出生后,妈妈要坚持每天和宝宝说话,优美的、有韵律的语言都可以刺激宝宝,能够促进宝宝的语言中枢神经和大脑的发育 。所以从宝宝还是新生儿起,妈妈在说话时语音要轻柔,语速要放慢,同时还可以伴着优美的旋律 。例如:妈妈可以轻声地给宝宝唱儿歌、读诗歌等等 。
3.学会怎样说话
不论你是在谈论对宝宝无尽的爱,还是天空中的一群小鸟 , 都要让宝宝看到你的情感、热情、强调意味等等,这些提升话语质量的元素都能很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促使他尝试理解你在说什么 。你可以用升调用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用降调来安慰或唤起宝宝的积极情绪 。此外宝宝比较喜欢听拟声词和叠词 。比如:“小鸟积极 , 小鸡咕咕,小鸭嘎嘎……”宝宝听后会很开心,以后自然就会模仿了 。
4.训练手势
据研究,婴儿会用食指指认物品的时间越早,就能越早表达自己的需要,越早开口说话 。一般宝宝在8到10个月就已经会用手势表达自己的需要,他们会用手指触摸或指一个物体,引起大人的注意,希望大人满足自己的需要 。例如,妈妈可以先自己用手指示范指宝宝的照片、墙上的挂图,一边指一边说,然后拉着宝宝手去指 。这样反复训练多次 , 宝宝就能学会了 。当宝宝指到某一物品时,妈妈一定要说出该物品的名称,并降低语速,且多说几次 , 以此发展宝宝的语言 。
5.做游戏
宝宝天生就喜欢游戏 , 在游戏互动过程中,宝宝能学到很多东西 。所以爸爸妈妈经常和宝宝一起做游戏 , 来制造欢乐氛围吧 。例如:摸身体部位游戏——你和宝宝面对面坐 , 让他看着你,你任意说身体的某一部位,然后让宝宝指出来 。比如你问他:“妈妈的鼻子在哪里?”宝宝会用手指向你的鼻子 。也可以让宝宝根据你的语言提示,指自己的身体部位 。宝宝在这种有组织有规则的游戏中,自然能快乐的习得语言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从宝宝出生那一刻开始,作为父母不但要时刻为宝宝的学习做准备打基础,更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并且学会让孩子在趣味中学习和成长 。

宝宝学说话时 这些误区家长要避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