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缓解宝宝便秘_宝宝便秘的缓解方法


怎样缓解宝宝便秘_宝宝便秘的缓解方法

文章插图
导读:怎样缓解宝宝便秘?我们知道便秘会导致毒素无法及时从体内排出,对于身体健康大有伤害 。宝宝便秘更不可忽视 , 那么怎样缓解宝宝便秘呢?
便秘时间长了,会导致孩子食欲减退、腹胀甚至腹痛、头晕、睡眠不安等,严重的会出现脱肛或肛裂出血 。因此,家长要积极防治小儿便秘,但同时也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否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留下后患 。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新生的小宝宝,都会在生后的24小时内排出墨绿色、粘稠的胎便 。妈咪给宝宝喂奶后,宝宝会排出金黄色并较为稀薄的便 , 一天大约排便三四次;吃配方奶的宝宝 , 排出的便一般为淡黄色,比吃母乳的宝宝,大便要显得干燥一些,一天大约排便一二次,仅有少数宝宝两天排便一次,但也属于正常情况 。
宝宝为什么会便秘
1、婴幼儿便秘,大多数与乳类营养成分失调有关:如今很多乳制品中 , 蛋白质、脂肪过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 。蛋白质(如牛奶、奶粉中的酪蛋白)较难消化吸收 , 多余的就会与钙结合成坚实的粪块 。至于脂肪,多了也可与肠腔中的钙结合成皂块 。此外,脂肪分解后形成的短链脂酸,到了大肠可以降低大肠蠕动,大便在那里贮久了 , 水分被吸收 , 就留下了干巴巴的粪块 。
2、食物摄入量不足:这种便秘常伴有宝宝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症状 。
3、滥喝凉茶:有的家长认为宝宝便秘是“上火”所致,一个劲给宝宝喝“凉茶” 。但实际上凉茶喂多了反而会扰乱宝宝胃肠消化功能,影响婴儿食欲和削弱婴儿体质 。
4、滥服中药:有的家长以为宝宝的便秘是中气不足引起的,因此乱用党参、北芪等中药给宝宝“提气” , 结果闹得婴儿兴奋烦躁不已,更难以排便了 。
5、宝宝的生活环境改变了 。比如:搬家、换了一个保姆 。生活方式的改变会让孩子紧张或有压力感 , 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便秘 。不过 , 这些都是临时性的便秘 。
6、宝宝变得自我了:随着宝宝长大,到了1岁多的时候,有的小孩会开始有一种新的自我观念,他(她)需要从父母身上分离出去 , 所以喜欢对父母要求他们做的事说“不” 。于是,宝宝开始拒绝去卫生间,憋着大便,导致便秘 。
7、饮食不足: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 。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 。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 , 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 , 形成恶循环,加重便秘 。
8、食物成分不当:大便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 。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 , 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 , 则大便润利 。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 , 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 , 粪便增多 , 且易便秘 。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 。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 , 少吃或不吃蔬菜 , 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
9、肠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 。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 , 上课时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 。常用泻剂或灌肠 , 缺少体力活动: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 。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 。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
10、体格与生理的异常: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 。应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 。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
然而 , 宝宝自从出生后就一直便秘,很可能是身体内先天性疾病所致的器质性便秘 , 最为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先天性巨结肠 。
2、先天性无肛门或肛门狭窄 。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
婴幼儿的便秘真相
这一时期宝宝的便秘,主要是由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引起的习惯性便秘,常见于以下几种原因:
1、所吃的食物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太少 。
2、妈咪平时未注意培养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
3、妈咪养育方法不当 。
专家提示:有的宝宝可能会三四天才排便一次,但如果排便比较顺畅的话 , 则不能算是便秘;反之,宝宝即使每天都排便,然而排出的便又干又少,同时伴食欲不佳、腹胀,也可认定为便秘 。
应对宝宝便秘的良策
由于便秘会使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所以,对正在快速生长发育的宝宝身高、体重及组织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 , 宝宝出现便秘后,妈咪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治疗策略 。
良策1
小宝宝出生后,妈咪应密切观察排便情况,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无胎便排出或延迟排出,则表明肠道存在某种疾患,如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肛门畸形、肠闭锁、胎便性肠梗阻、胎粪堵塞综合症,妈咪应该及早带宝宝就医,使宝宝得到及时的诊治,以免影响体格和智力的发育 。
良策2
对由于饮食不合理引起的便秘进行饮食矫正 。为使人工喂养宝宝的大便变软,可在饮食中添加西红柿汁、橘子汁、菜汁等 , 或把婴儿蜂蜜加在温开水中 , 每天给宝宝喝60~90毫升,促进肠道蠕动 。
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可酌情减少牛奶的量,增加离乳食品,如米粉、麦粉等 。已经添加离乳食品的宝宝出现便秘,可增加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 , 如菜泥、菜末、水果及菜粥;较大一些宝宝便秘时,可给吃一些粗谷类的食物或红薯,还要多吃芹菜、韭菜等粗纤维蔬菜,多喝白开水 , 尤其在过多摄取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后,更要及时喝水及吃果蔬 。
良策3
从宝宝3个月起,即开始训练定时排便的习惯,1周岁后,可在每天早晨和饭后半小时让宝宝坐便盆,不论有无便意也要在便盆上坐上10分钟 , 一旦形成定时排便的时间,不要随意变动 。
当宝宝出现便秘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重新训练肠道排便的反应能力 。方法为在早饭后给宝宝灌肠,然后立即坐在便盆上,即使宝宝没有马上排出大便 , 也要坐上10分钟,连续7天后,隔天灌肠一次,再过7天后停止灌肠 。这样,有助于宝宝建立起排便的条件反射 。
专家提醒:宝宝是否需要灌肠及使用何种灌肠药 , 一定要严格遵从医嘱 。
良策4
让宝宝积极进行户外运动,如跑、爬、跳、骑小车、踢球等,以此增强腹肌的力量,并且可促进肠道蠕动 。对于胆小的宝宝 , 尽量在家里排便,不要轻易改变排便环境 。当宝宝出现类似情况时要及早做心理疏导 。
特别呵护:如果宝宝便秘多日又出现腹胀、腹痛、呕吐并伴发烧,应及时去就医,以防肠梗阻发生 。
如何缓解宝宝便秘
1、婴儿便秘确实还有一些少见原因:比如肛周炎症,或因硬实粪块或手指抠挖造成肛裂,使婴儿排便时肛门疼痛难忍 , 久而造成继发性便秘,这时粪便表面还会带血 。此时除软化大便外,还应勤换尿布,清洁肛周,医治皮炎 。
2、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自出生后即有大便不正常,时而数日不排便,时而拉出大量稀便 , 腹胀严重 。因多有营养不良,皮脂菲薄,腹部常见扩张的肠段蠕动 。此病必须及时请医生诊治 。
3、润肠食品:吃奶的婴儿便秘时,可加滑肠食品,如橘子汁、红枣汁、白菜汁等 。
4、辅食:正在断奶期内的婴儿便秘时,可增加辅食,除了高营养的蛋类、瘦肉、肝和鱼类外,还要增加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及粥类 , 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以及香蕉、梨等 。
5、开塞露:婴幼儿若数日未解便,大便干结,此时应先用甘油栓或小儿开塞露通便 。用开塞露一般只要用一半药液即可 , 挤入后要让药液停留在肠内至少3~15分钟,让药液软化粪块才排便 。若挤入后立即拉出,那就白费了 。
6、有的家长喜用手指抠粪块,那就要十分小心,千万不要用食指,只能用小手指,还要蘸些凡士林润滑剂,以免不慎撑坏肛门括约肌 , 造成以后大便失禁 , 贻害无穷 。
7、蜂蜜:民间也有使用蜂蜜通便 。其实蜂蜜必须用凉水冲兑才有效,温热水无效,让新生儿、幼婴喝凉水,刺激肠蠕动,虽能导泻,但会引起肠绞痛 。
8、双歧杆菌:近年来有用改善婴儿肠道微生态来软化大便的 , 如用双歧杆菌制剂口服,更有一些奶粉公司将这类细菌直接加入奶粉中,这种方法的确能使婴儿易于排便而防止便秘 。
9、五谷杂粮:大些的孩子便秘时 , 可增加一些五谷杂粮,如标准粉、薯类、玉米、大麦等,油脂类食物、凉开水也都有助于便秘预防治疗 。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 , 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 , 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 。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 。
10、清凉油:准备一瓶清凉油,最好是白色的那种 , 用清凉油在宝宝肚脐周围薄薄的抹一层(一定不能多哦,否则宝宝娇嫩的皮肤是受不了的),再在肚脐相对应的后背也抹一层,稍加按摩,这样过1~2个小时,宝宝就会开始放屁了 , 慢慢就便便啦 。如果一次没效,可以弄2~3次 。
11、定时:不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其次要改变孩子排便习惯,养成每天定时排便 。
12、注意力:孩子排便时不要逗玩孩子 , 以免分散注意力 。如果上述方法还不能缓解,可寻求医药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辅助排便措施,如开塞露、缓泻药等 。但患儿不宜长期服用泻剂,以免影响营养吸收 。
【怎样缓解宝宝便秘_宝宝便秘的缓解方法】13、鼓励:当2~3岁的宝宝憋着大便不愿上卫生间时,你要鼓励他(她)及时去卫生间 。可以在马桶上放一个小垫圈,在给他(她)脚底下垫个小板凳,让他(她)坐上去感觉舒服些 。并说:“没关系,你什么时候想大便 , 就什么时候去卫生间好了 。”这样孩子的反抗期就不会无限地延长 。

怎样缓解宝宝便秘_宝宝便秘的缓解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