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是怎么回事

【外耳道疖是怎么回事】

外耳道疖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外耳道疖是外耳道毛囊或皮脂腺的化脓性细菌感染 , 多发生在外耳道外三分之一的软骨部,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 。好发于夏秋季,病原菌中以葡萄球菌多见 。
小儿为什么会患外耳道疖呢?挖耳是最常见的诱因,游泳、医生进行外耳道冲洗、中耳长期流脓及外耳道湿疹等也可诱发本病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内分泌紊乱及贫血等患儿也易发本病 。
外耳道疖有哪些表现呢?临床症状以剧烈耳痛为主,可放射至同侧头部 。张口、咀嚼、打哈欠时疼痛加重 , 是由于下颌关节运动时,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张力增加所致 。如疖肿堵塞外耳道可影响听力 。婴幼儿外耳道疖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安 , 伴有体温升高,病儿一般不愿卧于患侧,触碰患耳时可哭闹不止 。
检查可见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呈局限性红肿;触痛明显;按压耳前部或牵拉耳廓时疼痛明显加重,这一点可与急性中耳炎的耳痛鉴别 。疖肿位于外耳道后壁者,耳后软组织可出现红肿,此时耳廓外突,耳后沟消失,易误诊为急性乳突炎 。疖肿成熟后 , 局部变软 , 尖端显露黄白色脓点 , 如自行破溃则流出带血的粘稠脓液 。此外,患儿耳前、耳后或耳下淋巴结可肿大并有压痛 。
患了外耳道疖怎么治疗呢?疖肿未成熟时,可用细棉条蘸鱼石脂膏置于疖肿处,每日更换1-2次 , 以促进炎症吸收,并可加用局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促进炎症局限或疖肿成熟的治疗方法 。
疖肿自行破溃 , 疼痛即可消失,经1-2次清洁耳道后可痊愈 。疖肿已成熟而未破时可用细棉签蘸30%-50%硝酸银或纯石炭酸烧灼脓头,使其破溃;或顺外耳道长轴方向切开排脓 。如疖肿未成熟而进行切开,可使炎症扩散 , 应加以注意 。切开后可置浸有抗生素之纱条或橡皮条引流 。

外耳道疖是怎么回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