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透露身体什么信息_超详细解读 从便便看出身体疾病


便便透露身体什么信息_超详细解读 从便便看出身体疾病

文章插图
导读:便便透露身体什么信息?你是否有认真的留意过你宝宝的大便?如果没有,现在就要开始留意了 , 不要以为宝宝的大便没什么 , 其实这是宝宝像你报告他身体状况的一大途径 , 妈妈在生活中可千万不要忽略便便透露身体什么信息 。
宝宝的便便怎样区分好坏
有的父母因为怕脏,所以,宝宝拉了大便以后就匆匆忙忙的冲洗,却不去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或者是形状等 。有的父母虽然知道看宝宝的便便检测宝宝的健康是非常重要,但是却不知到宝宝拉出的大便代表着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妈妈们奉上超详细的讲解 。
一、不同月龄段的便便
【便便透露身体什么信息_超详细解读 从便便看出身体疾病】1、新生儿期:墨绿色
估计宝宝来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没少吓着父母,墨绿墨绿的一大堆 , 吓得爸爸们跑去叫医生 。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 。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必须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
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 , 主要由宝宝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 。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很难洗净 , 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宝宝的父母,头几天一定要包纸尿裤而不是尿布 。
小编提醒:胎便并不是坏“臭臭”,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宝宝进食延迟有关 。
2、母乳喂养期:金黄色
吃母乳的宝宝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均匀如软膏状 , 且无臭味,大便次数偏多,一般每天2-4次为正常,有的可稍多1-2次,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
用牛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每天便次在1-2次,稍有臭味 。喝配方奶的宝宝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粉中含有铁质等营养元素,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 。
混合喂养的小宝宝,大便与喂牛奶的宝宝相似 , 但较黄、软 。添加谷物、蛋、肉、蔬菜等辅食后,大便性状接近于成人,每日一次 。
婴宝宝大便的次数和质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状况 , 家长若能重视对婴宝宝大便的质地、色样和次数的观察,正确地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大便 , 有助于早期发现宝宝消化道的异常,为诊断疾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
3、吃辅食以后的便便:颜色较暗
宝宝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 随着宝宝辅食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便性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开始变得颜色较暗 。
小编提醒:这也不算是坏“臭臭”,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大便会较蓬松 。如果是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宝宝,因为蛋白质消化使然,大便就会比较臭 。
二、坏“臭臭”擒拿记
讲完了不同时期宝宝的便便之后,很多妈妈又会疑惑 , 怎样才能及时地发现宝宝的坏“臭臭”,将疾病扼杀于摇篮之中呢?其实很容易,只要你妈妈不要把宝宝排出来的便便马上丢掉,戴上口罩仔细观察,准能发现一些新东西的 。
1号“坏臭臭”:新生儿24小时不排便
正常宝宝会在呱呱坠地后的24小时内排出人生第一次胎便,并在2-3天内会排尽 。如果宝宝超过24小时才排便或只排少量便便,这意味着有肠道方面的异常状况 。
如果你的宝宝经常这样,就要怀疑是否患上了先天性巨结肠了 , 这是一种消化道发育畸形,可引起宝宝的便秘以及腹胀 。但临床上,不少家长以为这是肠胃功能差或者奶粉不好而忽视治疗 。
2号“坏臭臭”:蛋花汤样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没有黏液 。
这种便便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宝宝 。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 , 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 。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 , 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 。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
3号“坏臭臭”:绿色稀便
这一般表现为粪便量少 , 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 。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 , 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由于喂养不足,粪便中主要成分是肠道分泌物,暗褐色或暗绿色大便次数较多 , 量少,有粘液 。
这种情况也可能是消化不良:为黄绿色,稀水状 , 质不均匀次数多 。最后就是可能肚子受凉,注意宝宝腹部一定不要外露 , 肚脐受凉宝宝也会因不适拉绿屎 。
给宝宝买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的奶粉,调整肠道菌群 , 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强肠道功能 。
另外,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偏酸,胆汁中胆红素转变为胆绿素多一些,大便就呈绿色 。所以此时妈妈也要注意饮食 , 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以便给宝宝提供质量好的奶水 。但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奶粉的选择也是很重要 。一般选择奶粉时要注意含有适量的的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
4号“坏臭臭”:泡沫状便
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 。
遇到这种情况 , 给宝宝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 。未添加辅食前的宝宝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 , 增加奶量 。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 , 如米糊、乳儿糕等 , 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 , 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 。
5号“坏臭臭”:带血的便便
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大便呈红色或黑褐色,或者夹带有血丝、血块、血黏膜等 。
这时候 , 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宝宝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 , 如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 。如果大便变稀 , 含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宝宝哭闹不安 , 应该考虑是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 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
如果大便呈赤豆汤样 , 颜色为暗红色并伴有恶臭,可能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大便呈果酱色可能为肠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样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 。总之 , 血便不容忽视,以上状况均需立即到医院诊治 。
6号“坏臭臭”:羊便
宝宝大便干燥呈颗粒状 。一般来说 , 人工喂养的宝宝比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便秘 。我们不以几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几次来断定宝宝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指标是—宝宝大便是否硬结,就是俗称的羊便 。就是便秘 。
婴儿一般出生后开始排出黏稠、墨绿色的胎粪 。胎粪是由脱落的肠黏膜上皮细胞,咽下的羊水、胎毛和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胆绿素等物构成 。胎粪一般在出生后2~3天排清 。有的新生儿胎粪排出迟缓,会使黄疸加重 。如果小儿出生后24小时内无胎粪排出 , 应考虑是否因消化道畸形所致 。
胎粪排出后,宝宝的粪便逐渐变成黄色 。由于喂养的食物的不同,大便也不一样 。母乳喂养的宝宝粪便通常为黄色、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 。人工喂养的宝宝粪便为淡黄色或土灰色、硬膏样,常混有灰白色的“奶瓣”,并带有难闻的粪臭味 。同样新生儿的排便次数也受到不同喂养方法的影响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较软 , 每日2~4次或4~6次不等 。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较硬,每日1~2次 。
有些宝宝换下的每一块尿布上,都沾有一点粪便 。这不是什么病,而是由于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肛门的控制还不完善所造成的 。
小儿的粪便量减少,便中有深绿色的肠黏液,则为“饥饿粪” 。它见于长期喂养不足的宝宝,只要能足量喂养 , 以后即可逐渐恢复正常 。
三、怎样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
1、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排出胎粪 , 胎粪颜色墨绿、黏稠,没有臭味 。
2、随后2~3天,排棕褐色的过渡便 。以后就转为正常大便了 。
3、由于喂养条件不同,正常大便也有差异 。
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软膏样,味酸,不臭 。人工喂养儿的大便 , 色淡黄,均匀较硬 , 有臭味 。一般吃母奶的新生儿,比牛奶喂养的新生儿大便次数要多,每天4~6次 。如果母亲乳头有裂伤出血 , 大便可能像柏油一样 , 这都属于正常大便 。母亲乳头正常而新生儿大便是柏油便,就不是正常大便了 。大便带鲜血,要看新生儿有没有尿布疹、假月经、外伤、肛门裂 。如果大便稀水样、蛋花汤样,绿色发酸,可能因喂养不当 , 饥饿所致 。大便灰白可能有胆道闭锁 。
4、新生儿往往在分娩过程中,排第1次小便 。
5、出生后的第1天,可能没有尿或者排尿4~5次 。以后 , 根据人量逐渐增加,一昼夜可达20次 。
6、如果出生后48小时仍无尿,则要考虑有无泌尿系统畸形,可先喂糖水并注意观察 。
有人认为无尿与新生儿尿中有较多尿酸盐结晶将肾小管堵塞有关 。有时,有微量蛋白及尿酸盐结晶 , 新生儿可排出红色尿液,多喂水即可纠正 。如果多喂水后仍不排尿,就应请医生诊治 。

便便透露身体什么信息_超详细解读 从便便看出身体疾病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