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方法


小儿推拿方法

文章插图

小儿推拿方法
1、小儿推拿方法之治感冒手法
首先调理孩子的肺气,让他的呼吸系统通畅一些,肺气比较旺盛的话,抵抗力也高,孩子就不容易生病 。具体方法是拿着孩子的手掌心,整个掌面顺着掌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揉二十下 。
孩子如果有头痛的症状,可以试试“开天门”的手法:从两眉中间开始向两边轻轻地推,两边推到太阳穴,孩子会很舒服,这样推十下,然后从孩子两眉中间的印堂穴往头顶推到百会穴,两个手交换着往上推,推完后,用条热毛巾敷在孩子额头上就行了 。
2、小儿推拿方法之治厌食手法
治疗小儿厌食的推拿,主要是作用于食指 。小儿指纹显现于食指掌侧的三个部位,即风关、气关、命关 。常用推法,自腕推至肘,为推上三关;自肘推至腕,为退下三关 。医生施治时均推左手,取推上三关之法 。另外还有这个推拿手法:先找到背上这一条椎体,也就是督脉,从大椎开始沿胸椎、腰椎、尾椎、骶椎向下捋一遍,然后从下面腰椎开始往上提捏卷皮,一直到大椎 。再让孩子仰卧,从胸骨上面开始向下推揉,直到肚脐,这时手掌平放于肚脐上,以肚脐为中心手掌定住按揉,前胸后背按摩时间各5分钟 。还有就是推板门:找到大鱼际上的板门穴,按揉20至30下,然后沿着拇指外侧缘往上推过腕关节,左右手各推30至50次 。
3、小儿推拿方法之通便手法
操作:
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 。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
摩腹(同上) 。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这一直线,即为推下七节骨 。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龟尾 。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
作用: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 。合用于小儿便秘 。
注意事项:一般饭前时行 。每日一次 。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
4、小儿推拿方法之固表止汗手法
操作:
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
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 。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
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 。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
肾顶,即小指顶端 。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 。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 。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
【小儿推拿方法】注意事项: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 。每日一次 。外感、发热时可暂停 。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医者应态度和蔼,细心耐心,取穴准确,手法熟练,操作认真;室内应空气流通,安静整洁,室温适宜,不可过凉过热,推拿后注意避风,以免复受外邪,加重病情;施术前洗手,修短指甲;在严寒季节,医者双手不可过凉,以免使患儿产生恐惧,造成操作时的困难;患儿的姿势,坐卧舒适自然,无论男女,首选左手各部穴位;操作手法,轻重适宜,用力均匀,对易引起患儿恐惧和哭闹的强刺激性手法,应最后操作;为了防止擦伤皮肤和提高疗效,在推拿时必须事先在推拿部位上抹一些爽身粉或婴儿油或植物油,以起到滑润皮肤、增强手法的作用 。
小儿推拿多大可以做
小儿推拿适合0-14岁的孩子 。
专家建议:所谓0岁,就是指出生24小时后即可 。只是各个年龄段的推拿手法和效果还是有区别的 。6岁以下的孩子推拿效果是最好的,只要辩证准确,手法到位,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9岁以上的孩子就要配合一些成人手法按摩了 。
小儿推拿是一种纯绿色的治疗方式,只要对疾病诊断正确,依照小儿推拿的操作方法合理进行施治,一般不会出现危险或不安全问题 。应用推拿疗法治疗疾病,不会出现反弹及任何并发症 。

小儿推拿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