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杰运用虫类药治验两则


徐世杰运用虫类药治验两则

文章插图
虫类药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有比较悠久的历史,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可以说是最早记载虫类药的著作,记载动物药达54种 。之后虫类药的应用在各朝各代逐步发展充实,并广泛被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 。叶天士言:“飞者升,走者降,有血者入血,无血者行气,灵动迅速 , 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 。”唐容川也认为:“动物之功利 , 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 , 而且具有攻性 。”均可以说明,虫类药的功效非一般植物药所能比拟 。在近现代,各医家又对前贤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发挥,诸如张锡纯、恽铁樵、章次公对此类药的运用颇富创见 。
借助现代药理的研究技术 , 随着研究的深入,徐世杰发现虫类药具有免疫调节、镇静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过敏、抗肿瘤等作用,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神经、血液、生殖系统等,使用虫类药的机理得以明确,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拓展 。
中国中医科学院徐世杰教授临证多年,在疑难病中也常运用虫类药 , 临床效果颇佳 。笔者在临证中对使用虫类药的体会是虫类药在某些药力方面比植物药要猛要强一些 。当然并不是说植物药药力不猛,马钱子、附子之类的药力也很峻猛 。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多,结合前人的经验,徐教授认为虫类药在攻击破坚、活血祛瘀、搜风通络、息风止痉、清热解毒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故而面对肿瘤、难治性咳喘、顽固性头痛、疑难病案时,常常加入一些虫类药,并结合患者的舌脉等,辨证处方,往往取桴鼓之效 。由于虫类药大多辛平或甘温,处方配伍中要考虑药性,适当佐制,再者由于虫类药含有较多的异体蛋白,临证要注意过敏问题 。在不同疾病中,尽量有针对地选择恰当的虫类药 。
临证医案举隅
过敏性哮喘
丁某 , 男,28岁 。2014年4月26日就诊 。诉过敏性哮喘二年,夜间甚,痰白黏,痰出则爽,素便秘,药后已缓解,喜食凉,自觉咽中热,舌红苔薄黄略腻 , 脉弦滑略数 。
处方:炙麻黄10g,生石膏30g,杏仁10g , 甘草10g,清半夏10g,陈皮10g,川朴12g,全蝎10g,地龙20g,僵蚕10g,浙贝10g , 黄芩15g 。5剂,水煎服,分2次服 。
徐世杰运用虫类药治验两则

文章插图
5月8日二诊:喘减,有时不喷药物亦可耐受 , 仍咳 。舌暗红略颤 , 苔薄少,脉沉细弱,略促 。
【徐世杰运用虫类药治验两则】处方:熟地30g,当归10g,炙麻黄10g,白果10g,全蝎10g,地龙15g,僵蚕15g,川芎12g,冬花15g,苏子15g,知母12g,川贝6g

徐世杰运用虫类药治验两则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