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陪孩子完成的事_要陪孩子完成的哪些事


要陪孩子完成的事_要陪孩子完成的哪些事

文章插图
导读:要陪孩子完成的事,随着生活节奏加快 , 事业的繁忙,埋头工作的你可否想到,多少次深夜回家,孩子已然睡去?要陪孩子完成的事,你做到了吗?
“工作忙”、“没时间”、“对早教不了解”……爸爸妈妈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并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借口,然后结果就是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要想孩子身心健康,能够快快乐乐的长大,下面7件事是爸爸妈妈就算再没有时间也要陪孩子做的 。
1、陪孩子吃饭
【要陪孩子完成的事_要陪孩子完成的哪些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过近10年的数据收集,发现爸爸妈妈陪孩子吃饭其实是非常有益处的 。第一 , 经常和爸爸妈妈们吃饭的孩子成绩好 。第二,爸爸妈妈可以趁此机会教导孩子餐桌礼仪 , 让孩子有个良好的习惯,能够把好吃的分享给别人 , 不是只顾着自己吃好吃的 。接下来,在大人的陪同下,孩子会吃得更健康 。
2、陪孩子运动
运动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并且对于心理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 。爸爸妈妈最好每个礼拜都可以有一天的时间能够陪孩子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爬山之类的 。如此一来可以激励孩子经常运动,发现孩子擅长的运动然后可以让孩子多多进行 。除运动外,也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听音乐、绘画等,让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
3、陪孩子写作业
爸爸妈妈“陪读”能够帮孩子一点一点学习、养成好的习惯 。爸爸妈妈最好是要求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千万不能帮他们写作业 。
4、陪孩子玩游戏
玩游戏是每个孩子都想做的事情,可是大部分的孩子缺少家长引导,就会变成游戏上瘾 。爸爸妈妈最好是陪伴孩子孩子一起玩游戏,同时有意识地控制他们玩的时间和内容 。同时最好是让孩子多进行一些户外游戏和手工,这类游戏不会怎么上瘾,同时还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
5、陪孩子待着
孩子也喜欢能够休息、随性玩耍的时间 。爸爸妈妈们最好是陪孩子坐在楼前,看蚂蚁搬家、蜘蛛结网,进行一系列的小活动……帮助孩子探索世界 , 发挥他们无边无际的想象力 。
6、陪孩子逛书店
爸爸妈妈带孩子到书店“泡”半天,同时教导他们什么书是有意义的 , 让孩子对书籍产生兴趣 。
7、陪孩子参加比赛或集体活动
孩子参加重要的比赛,爸爸妈妈加油鼓劲是非常需要的 。爸爸妈妈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集体活动,如此一来可以增加孩子的群体意识和自信,让孩子能够和同学交朋友 , 进行交流 。要是有的孩子独立意识强,喜欢一个人进行的话,那就不要勉强孩子了 。
孩子们并比不大人更简单 。可惜,很多父母都忘记了自己也曾是孩子 , 下意识地与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做了隔离,习惯把孩子看成是简单的、缺乏理智的小动物,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通过大脑理性分析,对孩子进行一番论断、评判或盘查 。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想要对孩子进行某种“指导/管教/训练”的意图,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防御,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
即使有时候,父母的管教初衷的确是好的,但也都可能陷入无效 。与其如此,不如尊重孩子们的游戏规则,用孩子的语言和他们对话 。
1、孩子们的什么语言呢?那就是游戏 。
着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 。发展心理学家们也都认为 , 孩子们会像大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 尤其那些负面情绪,孩子们可是一样都不少 。通过适当的途径“发泄”出不良的情绪和感受是必要的 , 这种适当的途径就是游戏 。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 , 如何通过游戏 , 去面对孩子们随时可能到来的情绪风暴,如何采用游戏,去陪伴孩子们释放那些如影随形的负能量 。
2、当孩子情绪低落、受挫的时候
皮亚杰认为,儿童需要游戏,尤其是象征性游戏,因为儿童难以适应周围的现实世界,为了达到必要的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 , 儿童参与游戏 。象征、幻想恰是学龄前孩子的思维方式 。在儿童受到挫折和困难时,象征性游戏可以充分宣泄儿童的焦虑、害怕、气愤和紧张等情绪 , 从而减轻或克服不良心理 。象征性游戏还能以幼儿能接受的情景,再现不愉快的经验,在假扮角色的情况下,儿童消除了紧张、减低了恐惧 , 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 。
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 。
一个5岁的男孩偏于安静 。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的孩子,孩子常常会沮丧而归 。父母都为此忧心忡忡 。后来,爸爸开始陪孩子玩打仗的游戏 。游戏中,爸爸总会扮演弱的那一方 。一段时间后,孩子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他在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的时候,敢大声说话了 。他明确的态度转变,让那些攻击性较强的孩子,慢慢开始远离他 。
听听他后来是如何评价自己爸爸的:
我的爸爸是最好玩的爸爸!不过,也是力气最不大的爸爸,掰手腕不厉害的爸爸 , 打架也不厉害的爸爸!
孩子这样说的时候,小脸上全是自信 。孩子爸爸在陪孩子玩游戏的时候,经常会示弱 , 相应的,孩子就会从游戏中汲取到大量的信心 。这份正能量,足以平衡他在外面的世界遭遇到的挫败感,并给予他力量感、控制感和勇气 。
如果你的孩子因为某些情形或事情而情绪低落、沮丧,那么试试类似的象征性游戏吧 。总之,为孩子营造出一个假装、幻想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可以转换角色,从这个转换的角色中,孩子们可以体验到战胜挫败感的愉悦 。比如一个害怕打针的小孩,父母可以多陪他玩医生的游戏,由孩子扮演医生,给父母打针即可 。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在这种自由和假装的幻想中,获得充分能量去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 。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形 , 孩子就能有效管理自己的焦虑、不快了 。
3、当孩子莫名恐惧某些特定事物的时候
游戏也是克服情绪紧张、恐惧等的一种手段 。不过,游戏能够有效的前提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紧张、怯懦、甚至恐惧,首先要有足够的接纳 。
譬如我们曾经提到过,父母陪孩子逛商场,孩子在一个卖恐龙玩偶的摊位上停下脚步 。父母认为孩子想要那个玩偶,于是鼓励他上前摸一摸,可是孩子惊恐的摇头 。对于孩子的这种紧张、恐惧情绪 , 有的父母也许会斥责:你明明想要又不敢,那还看什么,赶紧走吧!
这种粗暴的方式,无法化解孩子的恐惧 。还会在恐惧情绪之上,添加对“恐惧”本身的羞耻感,即孩子会认为“我的恐惧是不对的,爸爸妈妈不喜欢我的样子 。”
换成游戏的方式去跟孩子交流,可以是这样的:爸爸模仿孩子“害怕”的样子,“怯生生”上前,伸出手,摸一下恐龙玩偶,嘴巴发出佯装的惊叫声 。一般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被逗乐 。爸爸的这种笨拙的表演,对孩子的恐惧表现 , 是一种共情,意思是:你看,爸爸这么大人了 , 爸爸也会害怕!不过 , 爸爸刚才摸了一下,好像也还好哇!
孩子们很快也会模仿 。于是在这样的游戏中 , 孩子对于“恐龙玩偶”的恐惧感,就会逐渐被游戏消减掉 。
4、当孩子感到悲伤,甚至情绪即将失控、哭闹的时候
象征性游戏,还可以满足孩子的需要与愿望 , 让一个本来悲伤的孩子,转而变得快乐 。尤其在公共场合,孩子突然而来的情绪失控,往往会让父母手足无措 。不妨试试游戏去应对 。
比如下面这个我们讲过的案例 。
一个3岁女孩的妈妈,为孩子在公众场合哭闹而烦恼 。比如,妈妈带女儿出去玩儿,就在外头,孩子突然情绪上来了,非要娃娃,一个她最喜欢的玩具 。立刻回家来不及,转移注意力也没用 , 好说歹说也不行,又是公众场合 , 最后孩子哇哇大哭,引得大批路人行注目礼,搞得妈妈手足无措,抱着女儿一路哭回家 。
面对孩子即将爆发的情绪,妈妈想转移注意力显然行不通,因为孩子的需求太急切了,还会觉得你是在回避她,搪塞她 。不如顺势跟孩子玩一个假装游戏 。比如,假装看见孩子想要的娃娃长了翅膀,正飞在空中呢,同时用语言暗示孩子:“我家宝贝累了吧 , 想娃娃了,你看 , 娃娃也想你了,还长了翅膀飞到你身边了呢!”说完,就可以用手扮演“娃娃”,绕着孩子,靠近孩子 , 并且代表孩子说:“娃娃,娃娃,我好想你呀!我们抱一抱吧 , 你看,我们在一起了!”
这种游戏,一方面承认了孩子的情绪,同时也会起到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效果 。接下来,妈妈还可以将这个游戏做的更丰富、更有趣 。比如,妈妈问孩子,你希望娃娃飞在你左边,还是右边呀?你想不想让娃娃停下来再抱一抱它呀?给孩子选择权,妈妈配合孩子,孩子会更容易入戏 。
为什么这个游戏会有效?首先是接纳孩子对于某样东西的迫切需求 。这个年纪,孩子无法等待是常见的 。陪孩子玩这个游戏 , 等于承认了孩子需求的合理性 。被理解了的孩子 , 情绪就不至于进一步爆发 。其次,这个游戏预测到孩子对于“娃娃”的执着 , 避免用“单纯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去激怒孩子 。
整个游戏过程,孩子并非被游戏“骗到”,而是感受到被接纳 。在游戏的情境中,孩子的愿望被承认、并某种程度上被满足,自然而然紧绷着的情绪就得到了释放,快乐随之而来 。
另,当孩子攻击性过强,感到愤怒的时候 , 游戏也是很好的疏导办法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会有很强的攻击性 。比如很多妈妈会发愁地问:我家孩子总爱打人怎么办?对于这类孩子,父母除了要更用心的接纳、陪伴孩子,减少批评指责以外,还需要采取行动去减少孩子的攻击性 。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孩子爸爸,多陪孩子玩一些身体接触的、富有力量感的小游戏 。最简单的,就是陪孩子打架 。孩子在与爸爸的模拟打架中,攻击性就会得到有效释放 。而且 , 爸爸跟孩子“打架”的时候,一定会有力量的收放、控制,孩子也能学会——当然 , 这个前提是,爸爸必须要有耐心 , 接纳孩子“打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没有轻重、不懂得控制力度的情况,给孩子适当引导 , 并相应地示弱 。
总之,游戏有无穷魔力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恢复低落的情绪,释放愤怒以及恐惧的情绪,体验到积极愉悦的情绪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情绪状态得到平衡,并从游戏里汲取到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心理能量 。

要陪孩子完成的事_要陪孩子完成的哪些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