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怎么吃效果最好


黄芪怎么吃效果最好

文章插图
黄芪怎么吃效果最好
1、黄芪怎么吃
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 。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 。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
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
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
2、黄芪的不同做法
黄芪蒸鸡
食材:黄芪30克,公鸡1只、料酒、食盐、生姜各适量 。
做法:
黄芪洗净;公鸡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姜切片;
将鸡涂抹食盐、料酒,把黄芪放在鸡腹中,装入大碗中,上锅大火蒸30分钟即可 。每日1次,每次食肉约100克,常服 。
黄芪山地粥
黄芪30g,山药100g,生地黄15g 。黄芪、生地黄煎水取汁,山药研为粉末;将前汁煮沸,频频撒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食 。
功效:本方黄芪、山药补气益脾,生地黄养阴清热;三者均能降血糖 。用于糖尿病,气虚阴亏,口渴口干,尿频 。
3、黄芪食用禁忌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 。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 。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 。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 。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 。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 。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
春季气温变化快,老幼体弱者更容易反复感冒,中医上称为“表不固”,此类人若常吃黄芪牛肉汤,可以筑造起一道抵抗感冒的屏障 。中医有一个汤剂叫“玉屏风散”,形象地说它就像玉一样珍贵结实,好比一面屏风,把风寒挡在外面,使屏风内体质虚弱,容易感冒的人不受侵害 。
该汤剂由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组成,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黄芪 。而食疗则可选择黄芪牛肉汤,取牛肉25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红枣10颗 。将牛肉洗净切块,汆水后捞起,锅里倒入适量清水,放入洗净的黄芪、防风、白术、红枣(去核)煮30分钟,再放入牛肉小火煲一个小时,拣出药材,加入适量姜葱接着煮10分钟,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这道药膳有益气补肺,养心安神,强身健体之效 。
黄芪药用配伍
补中益气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2、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
固表敛汗
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 。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 。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
利水消肿
1、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方如防己黄芪汤
2、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
托疮排脓
1、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2、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 。脓液清稀,常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
【黄芪怎么吃效果最好】此外,黄芪还应用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病、风湿病、多发性神经炎、肌无力症等多种疾病 。

黄芪怎么吃效果最好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