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危害与防治

低血糖的原因和诊断标准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均有低血糖的经历 。低血糖不仅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一种痛苦的经历 , 而且阻碍了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且反复发作的低血糖还会损伤脑组织 。因此,如何预防低血糖以及发生低血糖后应该如何处理应该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具备的知识 。

低血糖的危害与防治

文章插图
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时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
低血糖常见的症状可分为2大类:(1)肾上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常见的有饥饿、心慌、出汗、焦虑、震颤,严重者可以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休克等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乏力、虚弱、头晕、头痛、嗜睡、认知障碍、行为异常、癫痫甚至昏迷 。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多见于降糖治疗过程中能增大胰岛素水平的降糖药用量相对过大,包括运动量增加或饮食量减少 。也可见于糖尿病前期高胰岛素血症代偿阶段,因胰岛素释放延迟导致餐后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于早餐进食较多易吸收食物(稀粥、烂面条等)或午餐粮食比例过大之后,午餐前、晚餐前出现饥饿、心慌等低血糖症状 。
低血糖的自我判定
按临床症状和对人体危害的程度分级,低血糖反应可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1)轻度:仅有饥饿感,有时可伴一过性出汗、略感心悸,无须自理,可自行缓解 。(2)中度:心悸、出汗、饥饿明显,有时可发生手抖、头昏,需补充含糖食物方可纠正 。(3)重度是在中度低血糖症状的基础上上出现中枢神经(大脑)供能不足的表现,嗜睡、意识(认人、认方向)障碍、胡言乱语、甚至昏迷.如有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者,可无任何心悸、饥饿等前趋症状,直接发生意识障碍 。
出现上述类似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应及时检测血糖水平,确认低血糖是否存在,明确区分发生饥饿等症状的原因是低血糖还是高血糖 。
低血糖有什么危害
低血糖最主要的危害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因为血糖是脑细胞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 。反复发生低血糖,可造成智力障碍;频繁而持久的低血糖可影响精神和神经系统.严重者可因低血糖导致昏迷 。发生重度低血糖时引起的意识障碍,有时会因失去自我保护能力而发生摔跤、碰撞等继发损害,原有较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因出汗较多影响血容量减少,可诱发心脑血管粥样硬化血管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塞,尤其是老年人,引起严重心脑血管事件 。故对有类似潜在病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避免低血糖发生 , 严格控制血糖达标更重要 。
如何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在平时的治疗中 , 需注意饮食、运动和降糖药三者之间的协调.通过血糖监测,了解自己生活特点,学会调整饮食量、运动量变化时降糖药剂量的调整,避免低血糖发生 。
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其他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在发生反应性低血糖症状时.应该改变饮食习惯 , 避免过多进食粮食比例过大、或太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应到医院行糖耐量评估检查(延长时间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便尽早发现糖代谢异常,早期治疗 。
如何识别低血糖反应及进行自我救治
故如有低血糖症状,应及时测定血糖,以确认是否为低血糖 , 常用快速血糖测定仪检测,只要操作正确,误差不会很大 。
发生低血糖后需处理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尽快终止低血糖反应,终止低血糖反应的有效措施是使血糖尽快恢复正常,即补充含糖食品 。如经口补充,此时需进食的是吸收快的含糖食品 , 如含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饮料、糖果、饼干、点心馒头等,饮料50—100m1.糖果2—3个,饼干2—3块.点心1个,馒头半两-1两 。有意识障碍者或口服食品受限者应尽快静脉输入葡萄糖液体,如为低血糖所致意识障碍,可在静脉推注葡萄糖液后1—2分钟内清醒 。
【低血糖的危害与防治】另一方面问题是查明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以便确认是否需要调整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防止再发 。
低血糖的治疗方法
发生低血糖后首先应尽快纠正低血糖状态 , 轻者可立即给予饼干、糖块或含糖饮料(含糖10—20g左右),重者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再严重者还需要使用胰高糖素、糖皮质激素等,并监测随后的血糖变化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口服拜糖平类药物的患者发生低血糖时要直接用葡萄糖纠正低血糖,而不宜食用饼干、馒头等 。药物过量引起的低血糖(尤其在肾功能不好、服用长效胰岛素或优降糖等长效口服降糖药物时)应当监测血糖2—3天,以防低血糖反复 。另外,发生低血糖后也不能过多的食用碳水化合物和糖,以免低血糖后的高血糖发生 。迅速纠正低血糖后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寻找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是吃的少了、吃饭时间推迟了,还是运动多了、运动时没能加餐,还是用药量大或者用药种类不适合您.前二者可以自行调整.后者则需要到医院寻求大夫的帮助 。

低血糖的危害与防治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