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舞蹈重心移动有哪些方法


训练舞蹈重心移动有哪些方法

文章插图

训练舞蹈重心移动有哪些方法
1、训练舞蹈重心移动有哪些方法
腿部:腿部力量与身体的平衡能力有很密切的关系,舞蹈里的平衡姿势都离不开腿部力量的支撑 。
改善方法:原地正步站立,向上踮脚运动,8个反复为一组,每天5-10组 。
注:这个小组合,能同时对脚腕和小腿部位起到训练作用,所以,做的过程一定要有意识的收紧小腿肌肉,起时收紧,落时放松,如果想增加难度,就减缓起落的过程,感受动作过程中力的移动,会更有效哦!
体态:比如撅臀、塌腰、挺胃等,如果身体没有保持直立的良好体态,那会导致在旋转时身体的不稳定;甚至摔倒 。
改善方法:背靠墙站立,按照脚、小腿、大腿、臀部、腰部、背部、肩膀、后脑勺的顺序依次贴在墙面上,并且保持这个姿势站立2-5分钟 。
身体重心:一般来说,旋转或踮脚移动时都应该保持一种向上立的体态,如果重心左右摇摆不定,那么肯定站不稳了 。跳舞中站不稳可能是由于其中一种原因,也可能是由两种以上的原因共同导致的,所以建议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纠正 。
2、舞蹈重心移动脚底的作用
脚底是支撑整个身体重力的主要部位 。脚底除支撑功能外,还要借助地板反弹力,推动身体向前或向后移动,使身体重心或升起或降下 。脚底在承受重力与协助身体发力时分别由全脚、脚跟、脚掌和脚尖四个部位实现 。由于不停顿地升降或前后左右的移动,脚底部位也相应不停顿地进行重心转移 。
脚底重心转移的重要方式为滚动转移,即脚底在与地面的接触中不断改变部位,如车轮在地面上滚动运行 。承受重力负荷较大时,多由全脚或脚跟支撑,其次为脚掌支撑 。当脚掌转移到脚尖时,身体趋于平稳,重力负荷减小,但脚尖重力加大 。无论是脚跟转移到脚掌再转移到脚尖的向前滚动,或者脚尖转移到脚掌再转移到脚跟的向后滚动,都离不开全脚着地的中间环节,都离不开脚踝的灵活屈伸 。
3、舞蹈重心移动技巧
首先要注意的是,在跳舞时一定不要两只脚同时去承担身体的重量,而且还要保证腰部的挺直、稳定 。这样能够严格的控制身体重心的分布,方便把握重心移动的力度、方向 。
当我们在跳前进步时,要注意上半身首先要超过受力那只脚的,这样重心就分为两个,一个在脚尖,一个在上半身(后退步时正好相反,把脚尖换成脚跟 。)
在重心移动中,一定要学会利用我们的身体,想要向后先向前,想要向左先向右,要能够通过转移身体的重心去移动身体,这种方式叫反身动作法,可以算是一个窍门 。
舞蹈重心移动如何避免双脚重心现象
重心转移过程中,两只脚在不间断地运行中交替支撑重心 。在交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瞬间的双脚支撑重心过程,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如果双脚支撑重心的时间值过长,使任何一只脚的移动出现阻碍,这种情况叫双脚重心现象 。
双脚重心现象有时出现在双脚并合中,有时出现在双脚分脚中 。尤其在横移舞步中,身体重心转移速度较慢,躯干始终滞留在两脚之间,直到并合到位 。这样脚下拖沓,舞姿呆板,影响动作速度 。

舞蹈中重心移动的重要性
【训练舞蹈重心移动有哪些方法】在基本功训练中,舞蹈的重心训练一直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讲,各舞种的重心移动与转换的方式是有一定的历史原由和文化属性的 。学习和掌握舞蹈重心转换的规律,即是对技术能力的把握,也是对动作风格的体现 。所以,古典舞训练,应系统地进行研究每一个动作中重心的特点,并寻求最佳训练途径和手段,只有这样,在表演过程中才能使舞蹈的动作更完美地表达舞者思想情感,推动角色的成功塑造 。

训练舞蹈重心移动有哪些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