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二节 血证

【24 第二节 血证】

24 第二节 血证

文章插图

《景岳全书·血证》:“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 。盖手阳明人下齿中,足阳明人上齿中,又肾主骨,齿者骨之所终也 。此虽为齿病,然血出于经,则惟阳明为最”;“便血之与肠辩,本非同类,盖便血者,大便多实而血自下也,肠擗者,因泻痢而见脓血,即痢疾也” 。
【现代研究】
鼻衄
1.辨证论治王氏从五脏辨治鼻衄 。分为燥热伤肺灼络、肝经气血上冲、肾经虚火伤络、气不摄血四证 。并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川牛膝、白茅根、仙鹤草等,以引血归经、活血止血[浙江中医杂志192;(10):448L有人统计100例鼻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由实火导致者占绝大多数(约80例),阴虚火旺14例,气不摄血5例 , 有瘀血见证者占1/4 。以活血化瘀、泻火凉血(生地、蒲黄、茜草、丹参、制大黄、仙鹤草、生甘草)为主随证加减 , 治疗鼻衄100例,总有效率为85% 。并通过临床总结出瘀与火是鼻出血的主要原因,祛瘀凉血是基本治则 , 同时应根据具体病例辨证施治;另外还观察到病人大便是否通畅,面红、目赤等火气上逆征象是否消退,是可否抽纱条的重要指征[上海第一医学院活血化瘀研究专辑1975:109L陈氏曾治5例卒然暴发鼻出血,且出血量大者,辨证均属胃火所致,予清胃止血汤(生地、生膏、知母、麦冬、仙鹤草等)获效[河北中医1993;(3):15] 。
2.专方专药叶氏结合患者病理生理特点,以健脾止衄汤(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耦节、仙鹤草等)治疗100例鼻衄患儿,并设西药对照组70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达82%,而对照组为18%[中医杂志1993;(10):617] 。俞氏以清金止血汤(桑白皮、黄芩、山栀炭、白茅根等)治疗鼻衄143例,并设常规西药对照组144例,结果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4%和53.5%,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中国医药学报1988;(1):44] 。

24 第二节 血证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