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四节 消渴

【8 第四节 消渴】

8 第四节 消渴

文章插图

·阴阳两虚
症状:小便频数,混浊如膏 , 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 , 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 , 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
治法:温阳滋阴 , 补肾固摄 。
方药:金匮肾气丸 。
方中以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并用附子、肉桂以温补肾阳 。本方以温阳药和滋阴药并用,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 , 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长,而泉源不竭 。”而《医贯·消渴论》更对本方在消渴病中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阐述:“盖因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 , 如釜底无薪,锅盖干燥 , 故渴 。至于肺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津,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人膀胱 , 正谓饮一升溲一升,饮一斗溲一斗,试尝其味,甘而不咸可知矣 。故用附子、肉桂之辛热 , 壮其少火,灶底加薪,枯笼蒸溽,稿禾得雨 , 生意维新 。”
对消渴而症见阳虚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茸粉0.5g,以启动元阳 , 助全身阳气之气化 。本证见阴阳气血俱虚者,则可选用鹿茸丸以温肾滋阴 , 补益气血 。上述两方均可酌加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等以补肾固摄 。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 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方药 。如丹参、川芎、郁金、红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 。方中用丹参、川芎、益母草活血化瘀,当归、赤白芍养血活血,木香行气导滞,葛根生津止渴 。

8 第四节 消渴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