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府穴


神府穴

文章插图

神府穴的概述
1、定义
神府穴,神,与鬼相对,指天部之气也 。府,府宅也 。神府名意指任脉的天部之气在此聚集 。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具有消除疲劳、治疗晕车晕船、可以缓解焦躁性格等功能 。
2、别名
尾翳穴,骬尾穴,骭鹘穴,神府穴等 。
3、出处
神府穴是神府穴的别称,神府穴出自《灵枢 。九针十二原》 。
4、主治疾病
神府穴主要用于胸肺、心神及脾胃疾患等:如胸满咳逆、胸痛、癫痫、胃痛、呕吐、呕血、食不下等 。现代多用以治疗心绞痛、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精神病、胃痉挛、急慢性胃炎等 。
【神府穴】神府穴主治心胸痛,胃痛,反胃,惊悸,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心绞痛等 。
治胸闷咳嗽,心悸,心烦,心痛,呕逆,呕吐,惊狂,癫痫,脏躁,胃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胃炎,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癔病 。

5、穴位解析
5.1、“神府”:“神”,与鬼相对,指天部之气也 。“府”,府宅也 。神府名意指任脉的天部之气在此聚集 。理同神府名解 。
5.2、鸠者鸟之一种,其习性特征与鹃相近,鸠与鹃最大的不同之处即是不自营巢,而是在其它同类鸟巢内下蛋并由它鸟代为孵化 。尾者余也,指鸠鸟余下之物 。神府名意指:任脉热散的天部之气在此会合 。本穴物质为任脉热散于天部的浮游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此气如同鸠鸟之余物一般,故名神府 。
5.3、“尾翳穴”:“尾”,余也 。“翳”,羽毛做的华盖穴也 。尾翳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浮游之气 。理同神府名解 。
5.4、“骭”:胸前骨也 。“骭”,小腿骨或肋骨 。骭名意指任脉天部层次的络脉之气在此为收引冷降的变化 。本穴物质为任脉的络脉之气,所处为天之天部,其变化为收引冷降,表现出肾水的收引特征,故名“骭” 。尾,余也 。黄色分泌物也,脾土尘埃也 。尾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中亦有一定的脾土尘埃 。
神府穴的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神府穴位于人体的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 。
神府穴的解剖位置
神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 。深层主要有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臂上动、静脉 。
在腹白线上,腹直肌起始部,深部为肝脏;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
神府穴的疗法
刺灸法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
针刺方法:直刺0.3~0.6寸,向下斜刺 。一般双手抱头,针尖略向下斜刺0.5~0.8寸 。
艾灸方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神府穴的配伍
神府穴配梁门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神府穴配三关穴、足三里穴治呕吐 。
神府穴配后溪穴治癫痫 。
神府穴配内关穴、中脘穴治呕吐、呃逆 。
神府穴配涌泉穴,有化痰宁心的作用,主治癫痫,呕痰沫 。
神府穴配中脘穴、少商穴,有和胃化积,行气清热的作用,主治食痫,胃脘胀满,不得眠 。
神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收引水湿,鸠尾穴有宽胸化痰、和胃降逆、清热熄风、安心宁神、宽胸定喘作用 。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王注:人无蔽(通敝)骨者,从歧骨际下行同身寸之一寸,为鸠尾处也 。
《针灸甲乙经》:不可灸刺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不可灸,灸即令人毕世少心力 。此穴大难针,大好手方可此穴下针,不然取气多,不幸令人夭 。
《针灸大成》:曰鸠尾者,言其骨垂下如鸠尾形 。任脉之别 。

神府穴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