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

文章插图

龙胆泻肝汤概述
1、定义
龙胆泻肝汤,中医方剂名 。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效 。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 。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 。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临床常用于治疗阴虚而不甚、阳亢而不烈之高血证及滴虫性阴道炎、阴痒、带下等证 。胱炎、尿道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结炎、急性盆腔炎、外阴炎、湿疹、带状疱疹等属肝胆经实火上炎或湿热下注者 。
2、别名
龙胆泻肝汤 。
3、组方
龙胆草6g、栀子9g、黄芩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包煎)9g、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6g、生甘草6g 。
4、制法
水煎,亦可制成丸剂 。
5、性状
液体,黄褐色,味甘,微苦 。
龙胆泻肝汤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龙胆泻肝汤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效 。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及肝胆湿热下注证 。
2、临床应用
本方常用于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 高血压、急性结膜炎、 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 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 带状疱疹等属肝经实火、湿热者 。
龙胆泻肝汤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适用 。
2、用法用量
作水剂煎服,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用药剂量 。也可制成丸剂,每服6-9克,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
加减:肝胆实火热盛,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泻火;若湿盛热轻者,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阴囊囊肿,红热甚者,加连翘、黄芩、大黄以泻火解毒 。
龙胆泻肝汤副作用
本方所用木通,因含有马兜铃碱,近年有肾毒性的报道,应该注意 。临床可以不用或用其他清热药取代 。
龙胆泻肝汤注意事项
本方药物多为苦寒之性,内服每易有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或多服、久服皆非所宜 。
龙胆泻肝汤药典记载
1、《医方集解》:此足厥阴、少阳药也 。龙胆泻厥阴之热,柴胡平少阳之热,黄芩、栀子清肺与三焦之热以佐之,泽泻泻肾经之湿,木通、车前泻小肠、膀胱之湿以佐之,然皆苦寒下泻之药,故用归,地以养血而补肝,用甘草以缓中而不伤肠胃,为臣使也 。
2、《重订通俗伤寒论》:肝为风木之脏,内寄胆府相火,凡肝气有余,发生胆火者,症多口苦胁痛,耳聋耳肿,阴湿阴痒,尿血赤淋,甚则筋痿阴痛 。故以胆、通、栀、芩纯苦泻肝为君;然火旺者阴必虚,故又臣以鲜地、生甘,甘凉润燥,救肝阴以缓肝急;妙在佐以柴胡轻清疏气,归须辛润舒络;使以泽泻、车前咸润达下,引肝胆实火从小便而去 。此为凉肝泻火,导赤救阴之良方 。然惟肝胆实火炽盛,阴液未涸,脉弦数,舌紫赤,苔黄腻者,始为恰合 。

龙胆泻肝汤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