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文章插图

麻黄附子细辛汤概述
1、定义
麻黄附子细辛汤,中医方剂名 。出自《注解伤寒论》卷六 。具有《伤寒论讲义》:温经解表之功效 。主治素体阳虚,感受风寒,恶寒,不发热,或有微热,苔白,脉沉;肾阳不足,风湿外侵,通身浮肿(①《伤寒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无里证;②《卫生宝鉴补遗》:病人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③《景岳全书》:风湿通身浮肿;④《医方集解》:气水,脉沉虚胀;⑤《张氏医通》:少阴病脉沉发热,及水肿喘咳) 。
2、别名
附子细辛汤 。
3、组方
麻黄6克(去节),细辛3克, 附子3克(炮) 。
4、制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
5、性状
水状,色褐,味甘香,微苦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
温经解表 。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倦卧,苔白,脉反沉者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助麻黄发汗解表,协附子内散阴寒 。故适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 。
2、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本方加减治疗老年人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病窦综合征、缓慢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暴盲、暴嘶、喉痹、磨肤痛痒属阳虑感寨者 。
麻黄附子细辛汤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适用 。
2、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温服一升,日三服 。
腰部沉重、神疲乏力者,加干姜10g,茯苓15g,白术15g,甘草5g;消瘦、食欲欠佳者,加桂枝、甘草、生姜、大枣,可减毒增效 。
麻黄附子细辛汤副作用
若少阴阳虚而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则应遵仲景“先温其里,乃攻其表”的原则,否则误发其汗,必致亡阳危候 。
麻黄附子细辛汤注意事项
如少阴阳气衰,已见下利清谷,脉象微欲绝等证,误发其汗,必致厥逆亡阳,因此应用本方时要严加注意 。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典记载
1、《伤寒论》 。
【麻黄附子细辛汤】2、《成无己医学全书》:“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为邪在经,可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 。此少阴病,脉细沉数,为病在里,故不可发汗 。”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