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4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4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文章插图

六、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年)
宋代妇产科已发展成为独立专科,在国家医学教育规定设置的九科之中有产科 。这一时期出现一些重要妇产科专著 。杨子建著《十产论》 , 成书于公元1098年,“十产”包括正产、伤产、横产、倒产、偏产等,并对各种异常胎位和助产方法作了叙述,对产科的贡献较大 。
朱端章著《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成书于公元1184年,集宋以前产科的各家沦著,明标出处,并附有新生儿护理和治疗 。齐仲甫著《女科百问》,成书于公元1220年 , 全书凡2卷,将妇产科病归纳为100个问题,逐一解答,并附理法方药 。
此期,在妇产科方面成就最大的是陈自明和他的著作陡救舜笕挤健?。陈自明于公?237年著成该书 , 全书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8门 , 《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著,是当时一部杰出的作品,一直风行300多年,对后世医家也有巨大影响 。此外 , 还有数部妇产科专著 。总之,中医妇产科学在宋代得到了迅速发展 。
七、金元时代(公元1115—公元1234年;公元1271—公元1368年)
金元时代是医学百家争鸣时期 , 医学流派开始兴起 , 刘、张、李、朱四大家对妇产科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贡献 。元代医学设13科,有产科一门 。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发展,开阔了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思路 。刘完素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成书于公元1184年,集中反映了其学术思想 。同时该书《妇人胎产论》说:“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 。”对妇女生理作了规律性阐述 。张子和著《儒门事亲》,成书于公元1228年,善用汗、吐、下三法以驱病 , 这种观点也常用于妇科 。李呆认为“内伤脾胃,百病始生”,治病着重应用补脾升阳除湿之法,此法也广泛用于妇科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同时李呆著《兰室秘藏》,成书于公元1276年,该书所论:“妇人血崩 , 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对今天月经?。ㄖ饕恰肮ρ保┑闹瘟剖怯兄傅家庖宓?。朱震亨在理论上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疗上重视保存阴精,另外 , 朱震亨著《格致余论》,成书于公元1347年 , 该书《受胎论》说:“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日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 。”第一次明确描写了子宫的形态 。

4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选笔记】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