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香穴


迎香穴

文章插图

迎香穴的概述
1、定义
迎香为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别名冲阳 。属手阳明大肠经 。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 。迎即迎接,香即香气,此穴善治鼻病,以恢复嗅觉,故名迎香 。主治鼻塞不通,口眼斜,鼻衄,鼻渊,鼻息肉,嗅觉减退,喘息不利,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鼻息肉,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

2、别名
冲阳 。
3、出处
《针灸甲乙经》:迎香,一名冲阳,在禾髎上鼻孔旁 。
4、主治疾病
迎香穴主治鼻塞不通、口、鼻衄、面痒、鼻息肉 。
迎香主要用于口鼻疾患等:如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或痉挛、鼻炎、鼻塞、鼻衄、嗅觉减退及喘息不利、胆道蛔虫症等 。
迎香主治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口眼斜,面痒浮肿;以及胆道蛔虫症等 。
迎香穴是治疗鼻病的要穴,主治鼻塞,鼻衄,鼻息肉,口,面痒,面肿,头痛;胆道蛔虫病 。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鼻窦炎,嗅觉减退,鼻出血,鼻息肉 。
妇产科系统疾病;胆道蛔虫症,便秘 。
其它:面神经麻痹 。

5、穴位解析
迎即迎接,香即香气,此穴善治鼻病,以恢复嗅觉,故名迎香 。
《说文》:“迎,逢也 。”“香,芳也,从黍从甘 。”《春秋传》曰:“黍稷馨香 。”凡香物统谓之香,故名迎香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金针梅花诗钞》迎香条:“善通鼻塞号迎香 。”肺开窍于鼻,与大肠为表里 。鼻塞得通,则为香为臭自可迎而知之矣 。
迎香穴的取穴方法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
正坐仰靠位,于鼻唇沟与鼻翼外缘中点平齐处取穴 。

迎香穴的解剖位置
迎香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 。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 。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 。分布着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 。皮下组织内有面神经的分支和面动脉的鼻外侧动脉经过 。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而达提上唇肌,该肌由面神经的颊支支配 。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梨状孔的边缘;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 。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眶下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颧支和面动脉分布 。
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并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通过 。
迎香穴的疗法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迎香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防治鼻部疾患(经常用食指指腹点按迎香穴,每次1~3分钟) 。
【艾灸疗法】不宜灸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迎香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一切鼻疾 。
【迎香穴】【刺灸疗法】斜刺0.2-0.3寸,或沿皮刺0.5-1寸 。

迎香穴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